如何正确处理程序E报警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简答题)

如何正确处理程序E报警——以简答方式探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程序E报警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程序的应用日益广泛,程序故障或报警的出现也愈发频繁。
如何正确处理程序E报警,对于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对于社会的和谐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简答的方式探讨这两者的关系及应对方法。

二、正确处理程序E报警的方法

1. 识别报警类型

我们需要识别程序E报警的类型,以便了解问题的性质和可能的影响范围。
这通常涉及到对报警代码、日志信息以及系统运行状态的分析。

2. 定位和诊断问题

在识别报警类型后,需要定位和诊断问题所在。
这可能涉及到检查相关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以确定问题的根源。

3. 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根据诊断和定位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这可能包括修复程序错误、更换故障硬件、优化网络配置等。

4. 验证和测试

在解决问题后,需要进行验证和测试,以确保问题已得到彻底解决,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 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能够激发社会活力,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公平。
改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如利益调整、观念冲突等。

2. 发展是目标

发展是硬道理,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只有不断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3. 稳定是前提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和发展就难以推进。
因此,我们需要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注重维护社会稳定。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策略

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无论改革、发展还是稳定,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发展为了人民,维护稳定依靠人民。

2. 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互关联,需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改革为发展提供动力,发展为改革提供物质基础,稳定为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3. 依法行政,保障法治

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要依法行政,保障法治,确保各项改革措施在法治框架内推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 及时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要密切关注社会矛盾,及时处理,防止矛盾激化。
同时,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

五、结合程序E报警分析

在处理程序E报警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借鉴改革发展稳定的处理策略。
识别报警类型,了解问题的性质和可能的影响范围,这是改革的第一步;定位和诊断问题所在,找到问题的根源,这是发展的关键;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推动问题的解决和系统的恢复;最后,验证和测试,确保问题已得到彻底解决,系统恢复正常运行,这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一环。

六、结语

正确处理程序E报警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都需要我们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原则,统筹兼顾,依法行政,及时处理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


谁有毛概的简答题和答案?

十五、什么是和平发展道路,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及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答:含义:和平发展道路是对我国原有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是一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既通过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去维护世界和平,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原因:⑴这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的中国现在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来强多了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⑵这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 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华人民的精神特征。 中国人民在对外交往上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 (3)这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求和平、促发展、某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任何国家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大势。 方法:(1)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3)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十六、和谐社会的涵义及推进和谐社会应遵循哪些原则?答:涵义:和谐社会是既不同于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是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十七、如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答:①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改善党的领导。 我们党原有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孕育于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我们党对原有的领导方式和领导体制作了很大程度的调整和改革,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现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 所以,必须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以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②从制度上进一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体现。 要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使其真正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 要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和监督工作,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 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我们党是执政党,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批评,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这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积极发展基层民主。 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要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③用法治实现和保障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 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辩证统一,关键在于坚持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既是党的领导的重要形式,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当家作主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也必须体现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就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扬人民民主结合起来十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其内容具体分析如下: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内容。 其中,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的内容,具有基础理论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方式和方法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转化为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 3)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 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基本价值范畴、本位价值、核心内容、根本价值标准、根本价值追求、基本价值原则和基本价值规范制约着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基本理念、标准体系和规范体系。 关系: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的旗帜和主心骨。 十九、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必要性和根据是什么?答: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使我国各个地方、行业采用不同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由于生产决定分配,所以生产方式的多元化使得我国不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 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我国现阶段,在有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多种非公有制经济,使劳动者的来源多样化,因而也就必然存在多种非按劳分配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多种经营方式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4)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的分配方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是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是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的,所以它应该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十、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是什么?答:一是注重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 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的总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多元化目标。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富强”是指经济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民主”是指政治现代化,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文明”是指文化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教育文化水平。 二是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采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评价尺度,实际上等于把重视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了战略地位。 特别是用“温饱型”、“小康型”等这样的概念描述现代化目标,能使人们更生动、直观地认识这个目标。 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是与国际比照的量化设计。 “三步走”发展战略采用了世界上许多国家通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并换算成美元的方法。 这种方法我国过去从未用过。 这种方法便于同世界各国比较,使人们比较清醒地认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发展水平的什么位置,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压力感和紧迫感。 四是目标构想实事求是。 这一构想对比60年代提出的要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整整向后推迟了半个世纪。 邓小平还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调整为“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党的十三大还把十二大提出的“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两个“高度”去掉,定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些都是认真总结过去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训和深刻认识中国国情的结果。

政治简答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 ??

如何建设和谐社会?从有关和谐的几个基本问题入手。 (一)要实现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后,人类就出现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阶级、阶层。 财富占有上的悬殊,带来阶级、阶层之间的不和谐,甚至尖锐对立。 在我国,不可调和的两大敌对阶级已基本消失。 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何必要开展你死我活的斗争?所有的中国人都可能成为共和国的劳动者、建设者,起码也是爱国者。 近20年来,中国社会中不同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出现了分化和组合。 新的利益群体的出现,也必然会使各阶层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和预期利益的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 这些矛盾如何解决才能达到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是个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有学者认为,依收入的高中低分布,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可能的趋势有三种:一是,制度、政策适当,阶级阶层的分布从富少穷多的“洋葱头型”变为富少穷少、中等收入很多的“橄榄型”;二是,制度、政策不太适当,继续保持“洋葱头型”;三是,假如制度、政策改革出现重大失误,从“洋葱头型”退化为富者极少、穷者极多的“蜡烛台型”。 第一种趋势是比较和谐的,不用说,也是有利于稳定的。 从学者的假设上,不难看出,直接影响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还是制度的因素。 如果制度不完善,便不能形成社会阶层结构的理想状态,也无法实现其结构的和谐。 (二)要运用社会组织实现和谐社会。 有着相同目标的人群,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就形成了社会团体,被称为社会组织。 非政府非营利性质的社团组织(即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的出现,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变化。 实际上,“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三者之间都有存在的必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补关系。 由此,我们最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这三者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因为只有达到了三者之间的和谐,才能使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 毫无疑问,这仍然需要制度的完善和调节。 我国的社会组织纵向比有所增长,横向比还嫌太少。 我们每千人拥有的社团只相当于有些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 社会组织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环境,更是全社会和谐的基本单元。 当然,和谐与否,在于运用之妙。 我们要学会运用社会组织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三)要从调整社会结构入手建设和谐社会。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社会结构中最典型,也是最突出的问题。 自改革以来,国家政策给农村人口提供了一个较为自由的活动空间。 农民纷纷涌入城市谋生。 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城乡二元结构似乎会消失了。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城乡差距反而是越拉越大。 一方面,户籍制度仍然制约着市民和农民从出生到死亡的每一个生活境遇;另一方面,农民在城市中并不存在与市民同等的机会,他们的就业、求学等方面,除了受自身人力资本的限制之外,还要受社会资本的限制。 这样,一方面,我国社会仍然有显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还有一种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它由市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和农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这两部分构成。 这种潜在结构的存在从根本上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 很显然,要打碎这种双重结构,从制度上入手仍然是关键之所在。 (四)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我国社会在转型的旋律中的确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杂音。 但社会的和谐正是在逐步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达到的。 没有不和谐,还要我们研究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干什么?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当抓住建构和谐社会的契机,针对社会转型期制度不完善的一面,为制度创新做出贡献。 制度创新少不了理论的支持。 和谐的思想在社会学的语境中被称之为秩序或者均衡。 可以说,在社会思想家马克思和社会学鼻祖孔德那里对“和谐”都有过详尽的阐述。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连续用好几个“全面”、“自由”,即“和谐”来描绘高级社会形态。 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可以说是均衡论的集大成者。 他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指出,社会系统中不同的要素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被理性所吸纳用以解决社会问题。 他认为,正是规范把行动和社会秩序结构了起来,使人的主观意志服从于规则和价值体系。 “正是因为社会的规范因素,使得实际社会总体上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而不是战争状态”。 这一观点显然对应了我国的现实。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转型时期,在缺乏完善的“规范因素”的时候,不和谐便会出现。 所以,不论是从现实上看,还是从理论上来讲,要消除这些不和谐,关键还是要从制度入手。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 在帕森斯的语境中被称为规范和价值。 在政治话语中对应的是法治和德治。 所以说,制度创新应该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或者说,应该从法治、纪治、德治、习制等方面入手。 在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的同时,着力要建立健全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五)合理分配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 20多年来,我国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老百姓普遍得到了实惠,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新机制,改变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 同时,也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 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不仅没有扭转,反而不断加剧,并进入国际公认的警戒状态。 基尼系数超过0.4,意味着1%的人口占有40%以上的收入。 这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扭转收入差距扩大化趋势的任务,是不相适应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收入差距是正常的,但差距太大了就会产生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失衡。 现在,我们面临的新问题是,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正在过多地被少数人占有,许多城乡居民难以实现消费升级,即时购买力不足,13亿人的中国,却没有13亿人的市场。 财富过于集中,既是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如果这个问题不及时解决,就象邓小平当年担心的那样,将来会“发生大问题”。 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一是初次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按劳分配中行业差异过大,按要素分配比重偏高;二是再分配不足,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的覆盖面与力度均不充分;三是非分配因素膨胀,大量国民财富通过非规范与非法的途径流入少数人手中。 因此,实行权利资源平等分配、防止财富过分集中的经济与社会政策,已经势在必行。 应实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政策,进行分配机制的调整,遏制强势群体的利益独占性冲动,堵塞各种黑色收入与灰色收入渠道。 重点是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减少低收入者的比重,从而建立中间大、稳定性高的社会结构。 (六)合理分担改革与发展的成本 。 改革有成本,发展也有代价。 各种社会群体承受改革与发展成本的比例,应与他们获得改革与发展成果的比例相近。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获得改革与发展成果较多的社会群体,承担了较少的成本;而一些获得改革与发展成果较少的社会群体,却承担了较多的成本。 部分改制企业与事业单位的职工、被精简的干部与失业人员,承担的改革成本较多;失地农民、城镇低收入者、城市拆迁补偿不足的家庭,承担的发展成本较多。 这些缺乏公正的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在目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阶段,政府首先要平衡各种社会群体所承受的发展代价。 近年来,居民消费价格与农业生产资料资料价格上涨,对城市困难人群与农民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达到4%左右,城乡居民存款都处于负利运行状态;农业用种子、牧业用饲料、化肥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27.1%、14.2%与13.8%,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给农民造成的利耗达到5个百分点左右。 今年控制与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显然十分重要。 遏制物价过快上涨,结束负利率,应是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房地产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但近年来许多城市的房价上涨过快、房价收入比偏高,老百姓买房难,街头巷尾不满的议论比较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要目标是安居乐业,不仅要坚持就业优先,安居也要优先。 地方政府不能将“经营城市”变成追求土地收入最大化,应增加中低价房用地的供应,积极培育商品住房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压缩房地产开发的暴利空间,让更多的普通市民买得起房,从而分享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成果。 (七)避免改革与发展的非制度化陷阱 改革与发展,都需要探索。 探索可能有失误,但必须避免非制度化的陷阱。 例如,经济活动中的权钱交易,公共部门分配苦乐不均,所有制改革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用人与司法腐败等。 应加强制度创新与制度建设,堵塞各种非制度化的陷阱。 在稀缺资源的非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尤其需要把好关、守住节,坚决刹住“卖官买官”、“贪不离地”两大歪风。 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公办院校必须走出乱收费、盲目圈地、招生腐败等问题,切实降低个人受教育的成本。 我国正在走向知识社会,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教育高收费有违机会均等。 建议各级政府逐步增加教育投入,首先是加大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的资助力度。 (八)维护“体制外”社会群体的基本权益 占人口比重较小的强势群体,不仅表达自身利益的渠道比较畅通,各级政府对他们的制度供给也比较充分。 因此,今后政府工作的重点是实现制度供给平衡,对占人口比重较大的弱势群体和中间阶层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撑。 我国多数人还刚刚走出温饱,少数人还在贫困与温饱之间徘徊。 我们家乡的古人郑板桥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建议各级官员都能深入体察普通老百姓的呼声,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落到实处,使大多数人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往往处于“体制外”的社会经济地位。 他们是新市民,但他们的就业、子女受教育往往在城市困难重重;他们是新兴的工人阶层,但他们的工资收入、劳动保护、医疗养老、参政议政等也缺乏保障。 当前,应认真落实进城务工人员的市民待遇,切实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 从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应避免陷入市民、农民工、农民这样的三元结构。 (九)大力促进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 在西方一些学者中间,近几年开始流行“风险社会”理论,这是西方社会矛盾与冲突加剧的反映。 我国应建构“和谐社会”理论,在实践中推动各种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 一是共同富裕,既要继续允许少数人通过合法途径先富起来,更要强调多数人平等地获得劳动与要素收入。 二是社会保障,建立统筹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三个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有条件的地方应率先实行城乡低保制度。 三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权、尊重人格、尊重人才,实行人性化管理。 四是优化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文化需求,提高理想信念的支撑力,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扩大主流文化的吸引力。 (十)建立社会预警与利益平衡机制 建立包括贫富分化、失业、通货膨胀、突发事件、犯罪等指标的社会监测与预警系统,提高公共危机管理与快速反应能力。 同时,实行预防为主的原则,完善群体利益调节、利益约束与利益补偿的政府机制,健全“大调解”等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社会机制。 增强工作单位、社区、家庭、非正式群体等社会基本单元的和谐与协调,形成稳定的各种微观社会结构。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胡锦涛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曾庆红在主持开班式时指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们党肩负的使命,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并就加强和改善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提出了具体要求。 这对办好这次研讨班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并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简答题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简答题的答案如下:

1、要坚持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实践中。

2、全面、协调、可持续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改革、保持稳定、促进和谐的内在要求。 注重增强改革措施、发展措施和稳定措施的协调性。 在制定解决发展遇到的问题的措施时,要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不仅要有着力解决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矛盾的措施,包括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医疗、义务教育等,而且要有着力缓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不平衡矛盾的措施。

4、在制定保持稳定遇到的问题的措施时,不仅要有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的措施,还要有着力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地看待形势、正确地处理遇到的各种利益关系、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的措施。

改革发展的重要性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2、从经济基础层面看,改革开放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提高了我国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随着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中华民族富起来逐渐成为现实。

4、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 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和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地位。

5、我们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增强。

本文原创来源:电气TV网,欢迎收藏本网址,收藏不迷路哦!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