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是如何通过程序进行接线操作的 (PLC是如何定义的)

PLC是如何定义的,并通过程序进行接线操作的 PLC是如何定义的

一、PLC的定义

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数字计算机控制系统。
PLC主要用于工业环境中,通过特定的程序,控制机械设备的运作流程。
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不同,PLC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能够通过编程满足复杂的工作需求。
简单来说,PLC就是一个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的设备,它通过内部的程序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

二、PLC的工作原理

PLC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输入阶段、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阶段。
在输入阶段,PLC接收来自传感器或其他输入设备的信号;在程序执行阶段,PLC根据预先编写的程序处理这些信号;在输出阶段,PLC根据处理结果控制输出设备,如马达、阀门等。

三、PLC程序的编写与接线操作

PLC的控制功能是通过程序实现的,程序的编写是PLC应用的关键环节。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程序进行接线操作。

1. 确定控制需求:我们需要明确PLC需要控制哪些设备,以及设备的控制需求。例如,我们需要控制一个马达的启动和停止,或者需要控制一个阀门的开关等。
2. 设计控制程序:根据控制需求,我们需要设计相应的控制程序。程序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设备的运行逻辑、安全因素等。在设计程序时,我们可以使用梯形图、指令表或功能块图等编程语言。
3. PLC接线:在编写完程序后,我们需要进行接线操作。接线是将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与PLC连接起来的过程。在接线时,我们需要根据设备的电气特性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接线的安全性,避免短路、断路等安全问题。
4. 调试与测试:接线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检查PLC程序是否能够正确控制设备。如果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我们需要检查接线是否正确、程序是否有问题等,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四、PLC程序的编写与接线操作的注意事项

1. 安全第一:在进行PLC程序的编写和接线操作时,我们需要始终牢记安全第一。确保设备的电气安全、人身安全等。
2. 熟悉设备:在编写程序和接线时,我们需要熟悉设备的电气特性、控制需求等。只有充分了解设备,我们才能编写出合适的控制程序,并进行正确的接线。
3. 遵循规范:在编写程序和接线时,我们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例如,接线的布局要合理、标识要清晰等。
4. 调试与测试:在接线完成后,一定要进行调试和测试。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检查PLC程序是否能够正确控制设备。
5. 备份与记录:在编写程序和接线时,建议对程序和接线图进行备份和记录。这样,在出现问题时,我们可以快速找到问题并进行修复。

五、总结

PLC作为一种数字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工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编写程序和控制接线,PLC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在进行PLC程序的编写和接线操作时,我们需要了解PLC的定义和工作原理,熟悉设备的电气特性和控制需求,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安全和效率。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PLC如何通过程序进行接线操作。


plc工作过程是怎样的呢?

工作过程是:

1、输入现场信号:在系统软件的控制下,顺次扫描各输入点,读入各输入点的状态;

2、执行程序:顺次扫描用户程序中的各条指令,根据输入状态和指令内容进行逻辑运算;

3、输出控制信号: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输出状态寄存器(锁存器)向各输出点并行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实现所要求的逻辑控制功能。

拓展资料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 它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系统集成:

在制造工业中存在大量的开关量为主的开环的顺序控制,它按照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号按照时序动作;另外还有与顺序、时序无关的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连锁保护动作的控制;以及大量的开关量、脉冲量、计时、计数器、模拟量的越限报警等状态量为主的—离散量的数据采集监视。 由于这些控制和监视的要求,使PLC发展成了取代继电器线路和进行顺序控制为主的产品。 PLC厂家在原来CPU模板上提逐渐增加了各种通讯接口,现场总线技术及以太网技术也同步发展,使PLC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PLC具有稳定可靠、价格便宜、功能齐全、应用灵活方便、操作维护方便的优点,这是它能持久的占有市场的根本原因。

PLC控制器本身的硬件采用积木式结构,有母板,数字I/O模板,模拟I/O模板,还有特殊的定位模板,条形码识别模板等模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在母板上扩展或者利用总线技术配备远程I/O从站的方法来得到想要的I/O数量。

PLC在实现各种数量的I/O控制的同时,还具备输出模拟电压和数字脉冲的能力,使得它可以控制各种能接收这些信号的伺服电机,步进电机,变频电机等,加上触摸屏的人机界面支持,施耐德的PLC可以满足您在过程控制中任何层次上的需求。

plc输入输出是如何接线的?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入和输出(I/O)接线通常是通过连接器或端子板进行的。 以下是一般的PLC输入输出接线方法:1. 输入接线(I/O模块到传感器/输入设备): a. 每个传感器/输入设备通常与PLC的一个输入接点相连。 b. 使用正确的连接器或端子板将传感器/输入设备的信号线连接到PLC的相应输入模块的输入端子上。 c. 注意检查并遵守PLC制造商提供的接线规范和极性。 2. 输出接线(PLC输出模块到执行器/输出设备): a. 每个执行器/输出设备通常与PLC的一个输出接点相连。 b. 使用正确的连接器或端子板将执行器/输出设备的信号线连接到PLC的相应输出模块的输出端子上。 c. 确保提供电源并连接电源线,适当地接地和保护连接。 请务必参考PLC制造商提供的文档和手册,以了解特定PLC模块的正确接线方法和要求。 需要遵循适当的安全规程和标准,确保接线正确,并避免任何潜在的电气危险。 对于较复杂的PLC系统或特定应用,可能需要专业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和接线。

PLC的原理是什么?

1、PLC控制电磁阀,原理就是,plc的开关量输出模块,连接到电磁阀的线圈端。 当该模块的相对应点,有电压输出,电磁阀线圈得电,触点吸合。 无电压输出,线圈失电,触点断开。

2、PLC控制调节阀,原理就是:PLC的模拟量输出模块,连接到调节阀的控制器。 当输出不同程度的电流或者脉冲信号时,控制器会根椐接收来的信号,来控制阀门的开度,以达到模拟控制的目的。 至于控制开度,如何确定,一般来说,有一个负反馈信号,以及输入信号叠加,共同决定。 当然,也可以用开环控制的方法来实现,只不过,精度没有负反馈来的准确而己。

扩展资料

PLC系统

PLC控制系统,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专为工业生产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是工业控制的核心部分。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推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取代传统继电器控制装置以来,PLC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PLC的功能也不断完善。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PLC在开关量处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模拟量处理和运动控制等功能。 今天的PLC不再局限于逻辑控制,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等领域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本介绍

定义

它是一种即时系统,有别于个人电脑。传统式以继电器为主的电机控制系统中, 每当变更设计时,整个系统几乎都要重新制作, 不但费时又费力;同时由于继电器还有接点接触不良、磨损、体积大之缺点, 因此造成成本升高、可靠性低、不易检修等问题.为了改善这些缺点,美国DEC在1969年首度发表:可编程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

程式控制器在发表初期被称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 最先的目的是取代继电器,从而执行继电器逻辑及其他计时或计数等功能的顺序控制为主, 所以也称顺序控制器,其结构也像一部微电脑,所以也可称为微电脑可程式控制器(MCPC)。

直到1976年,美国电机制造协会正式给予命名为Programmable Controller, 即可程式控制器,简称PC,由于目前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极为普遍, 加上常与可程式控制器配合使用,为了区分两者, 所以一般都称可程式控制器为PLC 以加以分别。

目前市面上之PLC控制器种类繁多,依照制造厂商及适用场所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但是每种厂牌可依机组复杂度分为大、中、小型;而一般工厂及学校通常使用小型PLC, 其中以日系F系列及我国A系列PLC较受国人爱用。

PLC控制器的发展历程

作为离散控制的首选产品,PLC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PLC控制器年增长率保持为20%~30%。 随着工厂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PLC控制器市场容量基数的不断扩大,近年来PLC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放缓。 但是,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PLC的增长十分迅速。 综合相关资料,2004年全球PLC的销售收入为100亿美元左右,在自动化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PLC控制器是由模仿原继电器控制原理发展起来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PLC控制器只有开关量逻辑控制,首先应用的是汽车制造行业。 它以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输入和输出操作,来控制各类机械或生产过程。 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表达了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并事先存入PLC控制器的用户程序存储器中。 运行时按存储程序的内容逐条执行,以完成工艺流程要求的操作。

PLC控制器的CPU内有指示程序步存储地址的程序计数器,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每执行一步该计数器自动加1,程序从起始步(步序号为零)起依次执行到最终步(通常为END指令),然后再返回起始步循环运算。 PLC控制器每完成一次循环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扫描周期。 不同型号的PLC控制器,循环扫描周期在1微秒到几十微秒之间。

PLC用梯形图编程,在解算逻辑方面,表现出快速的优点,在微秒量级,解算1K逻辑程序不到1毫秒。 它把所有的输入都当成开关量来处理,16位(也有32位的)为一个模拟量。 大型PLC控制器使用另外一个CPU来完成模拟量的运算。 把计算结果送给PLC的控制器。

相同I/O点数的系统,用PLC控制器比用DCS,其成本要低一些(大约能省40%左右)。 PLC没有专用操作站,它用的软件和硬件都是通用的,所以维护成本比DCS要低很多。 一个PLC的控制器,可以接收几千个I/O点(最多可达8000多个I/O)。 如果被控对象主要是设备连锁、回路很少,采用PLC较为合适。 PLC由于采用通用监控软件,在设计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方面,要容易一些。

近10年来,随着PLC控制器价格的不断降低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小设备开始采用PLC控制器进行控制,PLC控制器在我国的应用增长十分迅速。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基础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后一段时期内PLC控制器在我国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通用PLC控制器应用于专用设备时可以认为它就是一个嵌入式控制器,但PLC控制器相对一般嵌入式控制器而言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好的稳定性。 实际工作中碰到的一些用户原来采用嵌入式控制器,现在正逐步用通用PLC控制器或定制PLC取代嵌入式控制器。

基本结构

PLC控制器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

中央处理单元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控制器的控制中枢。 它按照PLC控制器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 当PLC控制器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

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PLC控制器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PLC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 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存储器

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电源

PLC控制器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得作用。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的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 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控制器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程式输入装置

负责提供操作者输入、修改、监视程式用作的功能

输入\输出回路

负责接收外部输入元件信号和负责接收外部输出元件信号。

工作原理

扫描技术

当PLC控制器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 在整个运行期间,PLC控制器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输入采样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PLC控制器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 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 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 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控制器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 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

即,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象区或系统RAM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

输出刷新阶段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控制器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 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 这时,才是PLC控制器的真正输出。

同样的若干条梯形图,其排列次序不同,执行的结果也不同。 另外,采用扫描用户程序的运行结果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的硬逻辑并行运行的结果有所区别。 当然,如果扫描周期所占用的时间对整个运行来说可以忽略,那么二者之间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一般来说,PLC控制器的扫描周期包括自诊断、通讯等,即一个扫描周期等于自诊断、通讯、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等所有时间的总和。

本文原创来源:电气TV网,欢迎收藏本网址,收藏不迷路哦!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