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技术发展步伐,深度了解工控程序上位机编程的技巧与实践 (跟上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步伐)

跟上技术发展步伐:深度了解工控程序上位机编程的技巧与实践 跟上技术发展步伐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工控程序上位机编程逐渐成为工程领域的重要技术。
对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跟上技术发展步伐,掌握工控程序上位机编程的技巧与实践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度探讨工控程序上位机编程的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二、工控程序上位机编程概述

1. 定义:工控程序上位机编程主要指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负责人机交互、数据处理、控制指令下发等任务的计算机程序开发。上位机通常运行在计算机或工业控制计算机上,通过通信接口与下位机(如PLC、变频器等)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
2. 重要性: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工控程序上位机编程在工程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掌握相关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管理流程。

三、工控程序上位机编程的技巧

1. 熟悉通信协议: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信依赖于通信协议。因此,熟悉各种通信协议(如RS232、RS485、TCP/IP等)是工控程序上位机编程的基础。掌握协议的参数设置、数据传输格式以及通信流程,是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顺畅通信的关键。
2. 熟练掌握编程语言:工控程序上位机编程常用的编程语言包括C/C++、Java、C等。熟练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并了解其在工控领域的应用特点,是编写高效、稳定、安全的工控程序的基础。
3. 深入了解工业自动化设备:熟悉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性能、工作原理及接口标准,有助于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从而编写出更符合实际需求的工控程序。
4. 注重程序安全性:在工控环境中,程序安全性至关重要。编写工控程序时,应充分考虑输入验证、错误处理、安全防护等措施,确保程序的稳定运行及数据安全。
5. 优化性能:工控程序通常要求实时性强、处理速度快。在编程过程中,应注重算法优化、资源合理利用、多线程处理等方面的技巧,以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四、工控程序上位机编程实践

1. 需求分析:在开发工控程序之前,需充分了解项目需求,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等。明确需求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2. 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软件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等工作。设计过程中应遵循模块化、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等原则,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升级性。
3. 编码实现:按照设计文档进行编码实现,注意代码规范、注释清晰、易于维护。在编码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前面提到的技巧,如熟悉通信协议、掌握编程语言、注重程序安全性等。
4. 测试调试:完成编码后,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确保软件功能完善、性能达标。调试过程中,应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排查和解决,提高软件的稳定性。
5. 维护更新:软件投入使用后,根据用户反馈和实际情况进行维护更新。包括功能扩展、性能优化、安全加固等方面的工作,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五、结论

跟上技术发展步伐,深度了解工控程序上位机编程的技巧与实践对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工控程序上位机编程的基本概念、技巧及实践方法,从而更好地应用这一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研发岗位职责

研发岗位职责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岗位职责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岗位职责是指一个岗位所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 制定岗位职责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研发岗位职责,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研发岗位职责1

职责:

1、项目计划的系统设计、制定、实施和贯彻执行;

2、主动与客户沟通项目进展与跟进执行,包括充分了解客户的阶段目标及总体目标,技术目标、管理目标;

3、项目预算的制定、执行、控制;

4、制定和完成产品的质量管理目标计划、以及生产配置的目标计划;

5、客户项目进度调整时,负责对项目计划进行及时调整;同时完成项目进展检查与调整;

6、联络项目涉及的各有关单位,例如项目涉及的检测单位和供应商;

7、发现的问题和缺陷的解决进行管理和跟踪。

任职资格:

1、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学士学位,工科专业毕业;

2、具备软硬件开发管理经验者优先;

3、高效迅速的反应能力,以及有效的执行能力;

4、精通研发项目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

5、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6、工作态度积极认真,遇到困难具备良好工作状态。

研发岗位职责2

工作职责 :

1、负责公司智能办公系统的研发,包括Web、跨平台客户端小程序等;

2、负责高质量的设计和编码;承担重点、难点的技术攻坚;

3、和产品经理配合,深度参与产品需求讨论,功能定义等。

任职要求 :

1、3年及以上专业服务端开发经验;

2、良好的设计和编码品味,热爱写代码;

3、较好的产品意识,愿意将产品效果做为工作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4、掌握WEB后端开发技术:协议、架构、存储、缓存、安全等;

5、积极乐观,认真负责,乐于协作。

研发岗位职责3

职责描述:

1、负责产品设计和开发项目,组织实施设计开发的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等各阶段的工作,以及产品的风险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

2、配合主管做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设计工作;

3、负责组织并跟进新产品的试制、样品的性能测试等工作;

4、负责编制产品的技术规范、产品验收标准、产品标准/产品技术要求;

5、负责工艺验证工作,编制合理的工艺规程及作业指导书,力求能正确指导生产;

6、负责现有产品生产工艺的改进;

7、协助产品说明书、产品宣传资料的编写;

8、协助产品注册工作中的相关技术支持;

9、定期汇报工作进展,协助领导开展其他工作。

任职要求:

1、熟悉光学或眼专科医学专业知识,有医疗器械研发经验者优先;

2、熟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3、有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4、欢迎优秀应届生应聘。

研发岗位职责4

工作职责 :

1、负责广告运营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实施;

2、负责持续改善已有服务,优化系统薄弱点;

3、完善基础组件支持,更好地支撑业务迭代;

4、参与系统架构设计、优化,提升系统性能和开发效率。

任职要求 :

1、有良好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基础,有扎实的编程能力;

2、熟悉python语言,了解mysql,redis,消息队列等常用WEB组件;

3、独立思考,有产品意识,能提出系统改善和产品优化建议;

4、积极乐观,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细致,具有良好的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对质量始终有更高的追求;

5、有广告相关业务或者运营平台开发经验者优先。

研发岗位职责5

1、负责部门的文档管理,负责各项目组的文档归档工作监督、归纳;

2、协助研发经理完成文档、报告的编写与优化;

3、负责完成各项目进行中非技术型的事务事项;

4、协助研发经理跟进生产进度、整理生产报表等;

5、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研发岗位职责6

岗位职责 :

1、参与网络流量相关安全产品及安全策略的设计、验证与持续运营,包括但不仅限于流量异常检测,网络入侵检测,网络应用性能分析,攻击流量回溯等。

岗位要求 :

1、精通linux下C/C++开发和调试。

2、有DPDK及内核相关开发经验。

3、精通tcp/ip协议栈,精通http相关协议。

4、有过ngfw或ddos,IPS设备开发经验者优先。

5、有互联网高并发相关经验者优先。

6、敏捷沟通、善于总结、思考、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研发岗位职责7

岗位职责:

1、参与制定公司产品的发展方向,确定公司产品框架及开发实施计划;

2、全面监控产品开发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

3、针对公司具体项目实施,控制项目需求变更,支持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4、负责研发中心各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和部门建设,薪酬、绩效考核及奖惩;制订并监督执行部门工作计划。

岗位要求:

1、五年以上研发设计工作经验,三年以上皮具行业研发管理经验;

2、熟悉真皮、辅料市场及手袋生产工艺;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

3、有较好的宏观把控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领导能力;

4、责任心强,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5、要求设计出身,商品企划经验优先考虑。

研发管理岗位的职责探讨——研发部经理/研发总监

下面针对研发部的部门经理,有些公司也叫研发总监的岗位职责进行整理。

一、前期思考

部门经理的通用职责是共性的,包括日常部门/团队管理、人力绩效管理、部门间协调沟通等。

因为对于研发工作的陌生,所以有几个问题需要思考:

1、研发部经理要写代码吗?

2、研发部经理在新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职责是什么?与研发经理如何协作?

3、研发部经理在研发管理上的核心职责有哪些?

这些问题希望通过文档整理及与业内人士进行交流来找到一些参考性答案,最终还要根据公司的现状形成公司研发总监的工作职责。

二、资料整理

网上先找了一些研发部经理、研发主管、研发总监的职责描述,记录其中认为比较准确或者共性的句子。

*(1)协助生产副总经理制定研发战略规划,为重大研发决策提供建议和信息支持;(2)负责领导实施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技术改良;(3)负责组织公司技术创新工作;(4)组织销售的技术支持工作;(5)组织建立和完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6)负责实施产品质检,参与供应商管理并提供技术支持;(7)部门组织管理工作;(8)完成生产副总经理交办的其他任务。

*(1)按照公司的发展战略做好公司未来1年和3~5年产品战略规划;(2)主持编制公司年度研发经费预算,并控制经费的总体支出;(3)制定研发规范、推行并优化研发管理体系;(4)组建公司的技术平台、评估研发平台投资;(5)组织公司新产品的研究试制工作及现有产品的改进工作;(6)进行产品研发方面的绩效管理(进度、财务、人力等),对项目进行阶段性决策和评审。

*(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拟定公司中远期研发计划,把握研发方向;(2)指导并监督研发部门执行公司研发战略和年度研发计划;(3)控制产品开发进度,调整计划;(4)组建优秀的产品研发团队,审核及培训考核有关技术人员。

*(1)确定产品的技术架构设计和整体技术路线、架构走向,研究、引入新的技术、方法和编程思想;(2)负责系统公用架构或模块的设计与开发,指导开发人员在整体架构下开展详细设计开发工作;(3)负责产品化改造,指导并且参与核心代码的编写;(4)紧密配合公司的业务发展需要,有效管理和分配团队任务、管控产品研发和项目开发进展,领导研发中心各团队实现架构设计、系统分析、产品开发、平台搭建和性能优化等各项任务,按时、按需完成产品和项目交付;(5)负责组织核心技术研究和攻关工作,及时解决项目开发或产品研发中的关键问题或技术难题,不断推动产品创新与技术优化,从技术层面提高用户体验;

三、总结思考

关于一开始提出的几个问题,经过梳理和思考后,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初步得到了一些结果:

1、研发部经理需要写代码吗?需要的,研发部经理应该有自己专长的开发领域,并且需要在一些底层的框架或公用库上投入一些精力,形成一些基础性、关键性的成果;

2、研发部经理在新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职责是什么?应该要负责整体的需求分析、架构设计,至少是上述工作的评审,对于重点项目更应该多参与,力求对项目整体技术和进度的把控;他对研发经理应该有指导的义务,并最终对研发经理的工作成果负责;

3、研发部经理在研发管理的核心职责有哪些?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一部分已经包含在上述两个问题中,除了这些之外,研发部经理还应该在研发环境、工具、规范上投入精力,为统一开发环境、规范化流程、提升代码质量等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此,对研发部经理的职责做一个梳理,作为这一阶段公司对这个岗位职责的描述:

1、协助CTO参与软件平台/系统的技术架构设计、技术路线选择、新技术运用等;

2、协助CTO参与软件开发规范化流程、制度的制定,包括开发环境一致化、代码规范编写等;

3、负责部门内部设计文档、技术方案的评审,组织代码审查,解决开发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难题,确保软件平台/系统的开发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4、负责组织公司公共模块、核心模块的代码开发及内部使用推广,提升开发效率,积累公司竞争优势;

5、组织开展部门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包括技术跟踪、学习、分享。

研发岗位职责8

1、根据新产品的研发计划,编制产品技术文件及质量文件,包括研发资料、质量标准、产品数据及技术文档资料的撰写;

2、根据国家发布的新标准,对现有产品进行技术改进;

3、负责完成产品试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4、负责组织和指导设计过程中材料的选择与确认工作;

5、为产品设计推荐合适的结构、材料、加工及工艺,并开展工艺研究与试制;

7、根据客户和市场需求,提高产品材料质量和整体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要求。

研发岗位职责9

ios软件研发工程师四川易屋之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易屋之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易屋之家,成都易屋之家科技有限公司,易屋之家任职要求:

1.计算机或相关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三年以上ios软件开发经验,熟练掌握objective-c编程语言

2.熟练ui控件封装,熟悉网络编程、数据存储相关知识;

3.熟练掌握ios开发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内存管理、多线程、runtime、网络编程等,熟练使用xcode及相关调试工具;

4.良好的编码习惯(主要是命名规范、代码注释),git、svn等代码共享软件的使用。

或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任职经历优先;

工作职责:

负责公司ios/苹果系统产品开发工作。

研发岗位职责10

1、负责公司新产品的技术研发工作,并推进项目的工艺、技术进步和改造。

2、负责编制技术文件,组织技术方案的评估和可行性分析。

3、根据设计输入的要求,策划项目、安排设计输出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处理。

4、确保个设计开发过程中的接口得到有效的沟通和联络,并向各部门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5、在市场部或销售中心的配合下完成前期市场调研和临床调研。

6、完成上级交代的其他工作。

研发岗位职责11

1、负责医疗器械的新品研发;

2、负责新品研发产品技术资料的收集;

3、负责新品研发的技术设计;

4、负责新产品的工艺开发;

5、负责新产品的检测分析方法的建立;

6、负责新产品的技术文件准备、整理;

7、负责医疗器械等相关新产品的注册。

研发岗位职责12

职责描述:

本岗位属于研发岗位。

主要负责用单片机(或fpga)实现硬件的自动控制及与上位机的通信。

对单片机(fpga)的选型没有要求,对编程语言没有要求,能实现功能即可。

任职要求:

大专以上学历。

电子应用或自动化专业。

要求有一定的单片机(fpga)编程基础,最好有实际工程经验,能够独立完成设计工作。

研发岗位职责13

职责:

1、根据公司安排制订研发项目的总体计划及阶段性目标;

2、对研发项目的进度进行监督和定期反馈;

3、协调资源解决在研项目冲突和障碍,确保项目开展进行;

4、对在研项目质量和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和反馈;

5、参与研发项目的光学部分的具体开发工作;

6、可以对项目组其他成员进行工作指导。

任职要求:

1、硕士以上学历,光学相关专业;

2、熟悉激光光谱、拉曼光谱、光声光谱等相关专业知识;

3、至少3年以上仪器仪表或相关行业产品研发经验,1年以上项目管理工作经验,有独立管理运作至少2个以上研发项目;

4、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抗压能力。

研发岗位职责14

任职要求:

1、技术类相关专业;组织协调能力强,有一年电子行业项目管理经验;

2、熟练使用办公软件,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3、熟悉办公软件基本操作,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抗压性强。

岗位职责:

1、协助跟踪项目进度、工作进展汇报工作;

2、收集、整理工程师的周报、月报;

3、制定、完善、更新公司相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4、完成申请专利、著作权等与之相关的工作;

5、项目成果的配置管理工作;

6、本部门的其他内勤工作;

研发岗位职责15

研发总监岗位说明书

1、岗位关系及岗位职责描述

2、关键KPI及考核标准

备注:工作职责完成情况的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方法和考核人按照公司绩效考核管理规定执行!

3、关键业务指标

a.熟悉部门经营管理和企业的运作。

b.具有优秀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团队组织能力强。 c.具备出色的商业判断力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及市场开拓意识和服务意识。

研发总监岗位职责

研发部是公司的核心技术部门,肩负着研制、开发新产品功能的任务。 其使命是形成公司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从技术层面上辅助提供项目开发速度、质量。 本着“严谨务实,努力创新”的思想,做好研发部门的领导者,具体有以下工作职责。

1、 负责本部门人员的引进及本部门人员的绩效考评管理工作。

2、 制定公司没每季度的商品企划方案。

3、 完成公司自有新产品(包括产品升级)的构思设计。

4、 制定本部门的年度研发费用。

5、 组织部门人员对基础技术进行研究,组织审定部门各项技术标准。

6、 抓好本部门项目组总结分析报告作,定期进行项目分析、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公司领导决策提供分析报告或综合分析资料。

7、 组织本部门人员的培训、技术领导遗迹技术难点突破工作。

8、 配合销售部开展工作,向市场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售后工程技术培训。

9、 对部门人员的周报检查,了解每天一个开发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工作状态。

10、 上传下达。 规范部门内部管理,提高员工整体技术水平。 把握技术发展方向,使得技术发展方向与主流技术合拍。

11、 做好部门技术资料管理工作。

12、 视下属为兄弟姐妹,在工作生活中给予最多的关爱。

13、 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研发技术总监任职要求与岗位职责

所属部门:软件研发

汇报对象:研发中心总经理

教育背景:

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经 验:

五年以上项目研发经历、三年以上技术架构设计;

技能技巧:

1. 了解研发行业的发展及趋势,具备丰富的研发经验。

2. 组织实施系统分析、系统架构设计。有大中型软件项目的需求分析、技术方

案设计经验,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或者重要作用,对大中型商业软件涉及的技术体系及相关分项技能(例如WAS部署,数据库优化)有控制力。

3. 有良好的软件项目管理理论,实际担当过大中型软件项目经理,熟悉电子政

务和企业信息化的相关软件解决方案、产品体系,负责参与公司项目调研、编写软件需求说明等文档。

4. 负责整个项目的系统规划、细分项目、并制定项目任务与项目进度表。

5. 参与整个项目核心框架的设计,并完成核心代码的设计。

6. 管理号一个软件项目团队,协助项目成员完成各个项目的模块设计。

7. 为工作重大决策项目、新产品技术项目的开发研制专题提供咨询意见。

态 度:

1. 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

2. 能在高压下工作;

研发技术总监岗位职责

1. 负责公司产品技术框架的选型与搭建

2. 负责公司自有软件框架的设计和搭建、第三方中间件的选型

3. 进行各种提升研发人员的整体研发能力的培训

4. 指导并参与完成新产品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组织并参与技术攻关

5. 指导成员进行疑难问题的处理

6. 制定软件的开发规范并监督执行,完成技术方案的撰写和审核

7. 对市场提供技术支持,协助研发中心总经理进行部门的日常管理工。

8. 完成公司的交代的其他工作

;

自主技术崛起 长城汽车3.0T+9AT/9HAT发布会访谈

近期的上海车展上,长城的“5+5”战略发布,五个品牌全面发展,都有自己的新产品亮相。 而最引人瞩目之一则是坦克品牌的独立,其坦克700和坦克800则是重之中重。 据了解,全新的旗舰车型将配备长城汽车全新动力3.0T+9AT/9HAT,这也是新品牌的新风貌。 而这也展现了长城的技术储备势力和产品储备势力。 和其他自主品牌不同,长城的这套动力总成和技术架构来源于其自主研发体系,也就是蜂巢易创。 此次上海国际车展 2.2H 蜂巢易创展台我们也采访到蜂巢智能转向总工程师王朝久、蜂巢传动总工程师陈晓峰、蜂巢电驱动总工程师李义兵、蜂巢动力总工程师高定伟。 听听他们是如何诠释新的动力组合。

记者:今天我们在这个节点发布了3.0T,在这个节点上,对于行业的意义是什么?

高定伟:中国汽车品牌实现高端化,需要全面向上突破,不仅仅是新能源等单一路线的弯道超车。 当今汽车市场,正是传统燃油、混动、纯电甚至燃料电池四大技术路线并举的混战时代,高效燃油动力仍处于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而高阶动力依然是消费者对品牌价值判断的重要考量。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确实除个别外资豪华品牌的高端产品依然部分使用3.0T这样的大排量发动机外,合资品牌几乎很少采用3.0T这样的高端动力,甚至3.0自然吸气发动机都逐步退出市场,但这是受限于国内严苛的法律法规等,而在更广阔的全球舞台,中国汽车品牌想要走出去,依然要面对众多强劲的对手,依然需要有自己强大的技术、产品实力加持,长城汽车汽车推出3.0T发动机并配合自主研发的9AT/9HAT共同打造的超级动力总成,将进一步完善长城汽车汽车在高端汽车市场产品布局,推动长城汽车汽车品牌溢价能力持续提升,助力长城汽车品牌向上,加速实现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转型的战略布局。

记者:坦克300这款产品,市场表现非常好,想了解一下基于坦克平台下的产品有什么样的特点,今天发布的“3.0T+9AT”的动力总成,对坦克平台后期产品有什么样的意义?

高定伟:坦克平台实际上是长城汽车投放在越野型方面的,因为有特殊的越野爱好者,对动力需求肯定是(大)的。 3.0T+9AT完美满足用户的动力需求。 另外除了爬坡度以及瞬间加速的这块需求以外,越野还有长途的需求,我们有VGT的增压器,解决低速扭矩的问题,加速非常快。 另外是长距离行驶时,油耗相对比较低,能够满足用户在缺乏加油站情况下的需求,一个是动力需求,一个是长途驾驶的需求。

陈晓峰:坦克动力总成是变速箱+发动机,但是蜂巢易创有一个优势,发动机、变速器也好,是在同一个公司(设计、生产),这样可以做到深度集成,就可以为品牌的DNA做一个非常好地背书。 同时,ECU的调教以及变速箱TCU的调校可以做到无缝结合,包括硬件也可以做到完美结合,软件从最开始的设计,考虑了与发动机的匹配,可以做到为越野而生,做坦克平台的DNA,也不见得不能用于其他的地方,所以我们的9AT,不光是对V6,对2.0、3.0的发动机都可以匹配,9AT也可以做常规动力,也可以做混合动力。 我们考虑了整车管理,还有四驱的结合,它的动力总成的软件和应用还有调校方面是有优势的,比分别做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品牌)好很多。

记者:长城汽车2018年独立了一些零部件出来,蜂巢易创从那时开始子公司独立运营的。想问一下这之后和独立运营之前,蜂巢发生了哪些变化,包括运营效率方面?

第二个是我自己感觉2016年以后,其实2016、.5T和7DCT的产品才刚刚问世,搭载在第二代哈弗H6上面去。我想问短短的三四年,不仅传统动力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成果多,而且混合动力的成果也非常多,感觉三四年内我们的研发效果非常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高效,有没有对比过?

第三个是在电动化浪潮之下,包括传统动力和新能源这边的动力总成,未来5年的规划,或者是研发的重心是在什么位置?

陈晓峰:涉及到整体的动力总成,我做简单介绍。 我们公司做AT是从2006年就已经开始做了,团队是一步一步地发展,包括我们上市,5MT、6MT,包括4AT的项目,也是到了临界的爆发点,包括发动机,各种各样的发动机,我们的团队准备,刚才这种材料也说了,我们有3000人的研发队伍,包括我们的一些软件和标定,这些工作得到了相应地突破,现在的应用层和软件都是我们自己的,这也是为什么可以快速做成动力总成包括混合动力,因为混合动力的动力总成和大家看到的这几款混动的软件模块也是自己开发的,这和别的零部件的公司不一样,他们可能借助于外资公司和关联公司做软件,而蜂巢易创是自己做的。

第二个问题混动的未来发展方向,我们认为节能技术里面混合动力和节能汽车,其寿命还是蛮长的,不能说5年以内发动机或者是混合动力就没有了,它是一个长期地存在,纯电动我们也在做相应布局。

高定伟:目前汽车行业确实面临着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传统动力、混合动力、电动车、氢燃料车百家争鸣。 电动化是必然的趋势,但就目前的汽车产业来看,传统动力和混合动力还有有一个较长的生命周期,不同的用户,不同的使用场景下,都有相应的需求。 当然有些场景下,如短途的通勤、公共服务的领域下,这些行业的电动化场景可能会更快。 传统动力和混合动力 ,我们以动力为整体架构下,在降低C排放的同时,布局高效和动力性两个平台,我们有丰富的更丰富的产品组合,可以满足用户各种场景下的使用需求,我们相信还有很长的生命周期。

我简单补充一下,实际上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国家推电驱动,但是发动机这块我们认为还有很长的生命周期。 在燃油发动机二氧化碳的排放和电动汽车电池地制造的二氧化碳,这两者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两者的碳排放是一样的。 但是发动机这块,这个值各个厂家的计算方法不一样,但是我们看来有很长的生命,不会一下子替代掉。

记者:蜂巢易创作为长城汽车的零部件公司独立运营有什么深远意义?

郑总:以前属于长城汽车,整个长城汽车做机制的变革,我们独立主要的方向是想让产品市场化不要局限在一个场景里想问题,我们所有的来源都是来自于长城汽车汽车的技术中心,我们都是为按长城汽车汽车服务,但是长城汽车汽车做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和未来的需求,我们需要看市场化,我们将易创独立出来,就是接受世界市场,别自己做的产品自己使用,我自己做的产品一定要在市场上具备竞争的优势,这就是我们所做的组织变革。

和以往的变化是,各个零部件成为独立的品牌和公司以后,所有的决策权都下放,所以蜂巢易创是有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还有生产、研发,我们是单独地运行,这样让一线的人做决策,就减少了需要找各层级汇报和应用。 那这个是我的东西,我就自己决策和做一些东西,这从人员和设备的投入上是非常大的,研发人员3000人,总人数一万多人,在研发的投入比例是非常高的,未来市场要做到快速迭代,因为未来的客户不仅仅是长城汽车一家,甚至是更多,我们想的是帮中国汽车品牌厂家所做的动力总成和核心零部件走向世界舞台,然后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同时,借助市场反哺长城汽车。

记者:去年年底,发布过一个“331”战略,谈到了以客户输入性为主的目标,智能转向在这当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另外是咱们独立出来的目的。因为咱们这些产品都是围绕自己的产品做配套,那其他的客户提出要求时,我们是怎样做一个适用性地配套,现在是有哪些可以公布的成果?

王朝久:这个问题由我负责解答,我是转向负责人。 长城汽车去年秋天发布了“331战略”,这里面提到了六大冗余系统,其中转向在六大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 实际上,长城汽车发布的“331”战略,其重要的核心是未来的汽车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 汽车智能驾驶或者是自动驾驶,它的基础是什么呢?首先是要考虑这个汽车的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在这两个方向上,蜂巢易创智能转向是负责横向控制的,纵向我们有发动机和变速器,甚至还有电驱动,它是纵向的。 要求我们产品未来都要适应或者是推动自动驾驶。

说说转向怎样提升自动驾驶的步伐。 首先从操作的精准性上来看,蜂巢易创开发的电动转向,从精准操控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说自动驾驶模式下,人手是脱离方向盘的,这样的话,自动操控这块接受来自于上位机的指令信号,转向要精准地去摆动车轮,那么也就是间接地操控了汽车前进的方向。

接下来自动驾驶要求的就是智能,所谓智能,就是要求转向就具备高级功能,比如说车道保持、车道偏离调整,还有自动变道,进一步来讲,我们有高速行驶的自动跟踪,还有高速道路拥堵的时候,让人脱离方向盘休息,一步一步地跟前车走。 现在高级功能已经使用了NOH,就是高速公路自动的闸道进出,这些高级功能在我们看来都是属于智能化的,这不仅仅是我前级的传感器和行为算法自己实现的,要求执行机构很好地配合它,来实现智能驾驶。

第三个是安全性,自动驾驶人手长时间脱离方向盘,安全性要有保障,驾驶员手脱离方向盘后是否可以安全行进,智能转向做了很多的工作。 除了机械方面的100%可靠之外,真正发生故障的,我们搞技术的都知道,电气是最容易发生故障的,所以在电气控制的软件和硬件方面做了冗余,电机用双冗余的六相,硬件要用双桥驱动和双控制器。 甚至是接插件也容易坏,要么接触不好,要么生锈了。 接插件也要冗余,比如双电源线等。 在这些方面,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尽可能都进行冗余备份。

记者:一台发动机或者是变速箱肯定不搭载于某一款车型,可能是在豪华车上,或者是越野车或者是高端SUV上。应用于不同场景,发动机的位置和深度要考虑,电脑的位置要考虑,这块我们在做设计时,这个发动机是什么样的考虑,就是在野外复杂环境的高可靠性上?

高定伟:高可靠性这块,一方面是设计方面做工作,一方面是试验做工作。 一个是模拟计算,一个模拟强度,电池的可靠性,包括缸盖,这块从设计上要给够安全性。 刚才说一部分是实验性,拿超国家实验的方法去跑,发动机和动力总成在整车上一块儿跑,通过这两条从实际到实验两条来保证可靠性。

记者:刚才提到混合动力总成,您刚才也提到燃油发动机还会存在很长的时间,就是和电动车并存的状态,我们国家也有了一些政策,支持混合动力的发展,我想请您谈谈长城汽车怎样看来未来一段时间内混合动力的发展情况,包括我们现在成熟了,也希望技术外供,您觉得市场怎样看待的,以及长城汽车的混合动力在业内的技术水平是什么样的情况?

陈晓峰:这个问题我简单说一下,2.0的路线图已经很清楚了,纯电肯定是未来的方向,但是整个燃油包括混合动力还会存在很长的时间,因为你要考虑真正客户的使用习惯,还要考虑整个的包括像电池的发展技术,还有其他的新能源的路线。 但是对于混合动力这块,很难说你把混合动力抛弃,直接跨入纯电的路线,我们是这样认为的。 而且我们认为发动机的热效率还会一步一步地往上走。

同时变速器这块,在混合动力这块也会做相应新的技术。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刚才郑总也在说混合动力一定是系统概念,一定是发动机、变速器包括电机一体化的进程。 在这个进程里,核心的东西就是我们的软件和标定,整体的控制策略如何通过非常智能的控制策略,实现更高热效的动力总成,因为有些工况你要覆盖所有用户的话,整个的动力总成非常庞大,是不节能的,比如说你做一千多公里续航的车,其实它的能耗是比较大的,从整个的生态链上来看,能耗的消耗率是比较高的,从电能的开发一直到云端。 从整个能量流的角度来看,其实现在混合动力尤其是在小车重情况下的混合动力,它的排量消耗是最小的,所以要分开来看。 我们认为节能汽车包括混动路线是重要的分支,当然不排斥纯电动,包括这边电驱动公司也是有纯电的底盘和相应的纯电布局。

李义兵:补充两句,就是关于国家提出“3060”(2030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现阶段的纯电我认为还是有些技术难题攻克,这期间尤其是电池的安全、续航以及充电等,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需要一种车型满足大众出行的需要,所以混合动力也是这个时候非常重要的车型和一个点。 同时我们提升整个车的效率上,也会做很大地工作。

记者:想问一下蜂巢的李总,对电池驱动行业的趋势看法是怎样的?

李义兵:几个方面:一是高效;二是小型化;三是低成本。 蜂巢易创不管是在电机还是驱动器上我们做了大量工作。 全系列的电机采用Hairpin,这样电机的效率更高,相同电池的电量情况下,其续航里程更长。 同时,控制器方面,我们非常关注第三代半导体的应用。 其实我们也在进行相关的开发,这方面样机已经做出来在做相关的测试,我们预计在2030年进行大批量地生产,这是我们在电驱动方面地开发。

总结:蜂巢易创这套动力总成由长城汽车完全自主研发,6Z30发动机与国内首款9速液力自动变速器/国内首款P2混动9速液力自动变速器组成,用于纵置布局的坦克平台,具有强悍、高效、可靠三大特点,并将于年内实现量产。从产品角度来说,我推测随着时间推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电子设备,为什么我们有时又说是PLC系统,还与DCS,FCS系统统称为三大系统

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差异在有些行业,FCS是由PLC发展而来的;而在另一些行业,FCS又是由DCS发展而来的,所以FCS与PLC及DCS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本文试就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差异作一分析,指出它们之间的渊源及发展方向。 摘 要:本文对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差异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三种控制系统之间的渊源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1.前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走向实用化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正以迅猛的势头快速发展,是目前世界上最新型的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目前自动化技术中的一个热点,正受到国内外自动化设备制造商与用户越来越强烈的关注。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出现,将给自动化领域带来又一次革命,其深度和广度将超过历史的任何一次,从而开创自动化的新纪元。 在有些行业,FCS是由PLC发展而来的;而在另一些行业,FCS又是由DCS发展而来的,所以FCS与PLC及DCS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本文试就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差异作一分析,指出它们之间的渊源及发展方向。 2.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基本特点 目前,在连续型流程生产自动控制(PA)或习惯称之谓工业过程控制中,有三大控制系统,即PLC、DCS和FCS。 它们各自的基本特点如下: 2.1 PLC (1)从开关量控制发展到顺序控制、运送处理,是从下往上的。 (2)连续PID控制等多功能,PID在中断站中。 (3)可用一台PC机为主站,多台同型PLC为从站。 (4)也可一台PLC为主站,多台同型PLC为从站,构成PLC网络。 这比用PC机作主站方便之处是:有用户编程时,不必知道通信协议,只要按说明书格式写就行。 (5)PLC网格既可作为独立DCS/TDCS,也可作为DCS/TDCS的子系统。 (6)大系统同DCS/TDCS,如TDC3000、CENTUMCS、WDPFI、MOD300。 (7)PLC网络如Siemens公司的SINEC—L1、SINEC—H1、S4、S5、S6、S7等,GE公司的GENET、三菱公司的MELSEC—NET、MELSEC—NET/MINI。 (8)主要用于工业过程中的顺序控制,新型PLC也兼有闭环控制功能。 (9)制造商:GOULD(美)、AB(美)、GE(美)、OMRON(日)、MITSUBISHI(日)、Siemens(德)等。 2.2 DCS或TDCS (1)分散控制系统DCS与集散控制系统TDCS是集4C(Communication,Computer, Control、CRT)技术于一身的监控技术。 (2)从上到下的树状拓扑大系统,其中通信(Communication)是关键。 (3)PID在中断站中,中断站联接计算机与现场仪器仪表与控制装置。 (4)是树状拓扑和并行连续的链路结构,也有大量电缆从中继站并行到现场仪器仪表。 (5)模拟信号,A/D—D/A、带微处理器的混合。 (6)一台仪表一对线接到I/O,由控制站挂到局域网LAN。 (7)DCS是控制(工程师站)、操作(操作员站)、现场仪表(现场测控站)的3级结构。 (8)缺点是成本高,各公司产品不能互换,不能互操作,大多DCS系统各家是不同的。 (9)用于大规模的连续过程控制,如石化等。 (10)制造商:Bailey(美)、Westinghous(美)、HITACH(日)、LEEDS & NORTHRMP(美)、SIEMENS(德)、Foxboro(美)、ABB(瑞士)、Hartmann & Braun(德)、Yokogawa(日)、Honewell(美国)、Taylor(美)等。 2.3 FCS (1)基本任务是:本质(本征)安全、危险区域、易变过程、难于对付的非常环境。 (2)全数字化、智能、多功能取代模拟式单功能仪器、仪表、控制装置。 (3)用两根线联接分散的现场仪表、控制装置、PID与控制中心,取代每台仪器两根线。 (4)在总线上PID与仪器、仪表、控制装置都是平等的。 (5)多变量、多节点、串行、数字通信系统取代单变量、单点、并行、模拟系统。 (6)是互联的、双向的、开放的取代单向的、封闭的。 (7)用分散的虚拟控制站取代集中的控制站。 (8)由现场电脑操纵,还可挂到上位机,接同一总线的上一级计算机。 (9)局域网,再可与internet相通。 (10)改变传统的信号标准、通信标准和系统标准入企业管理网。 (11)制造商:美Honeywell 、Smar 、Fisher— Rosemount、 AB/Rockwell、Elsag— Bailey 、Foxboro 、Yamatake 、日Yokogawa、欧 Siemens、 GEC—Alsthom 、Schneider、 proces—Data、 ABB等。 (12)3类FCS的典型 1)连续的工艺过程自动控制如石油化工,其中“本安防爆”技术是绝对重要的,典型产品是FF、World FIP、Profibus—PA; 2)分立的工艺动作自动控制如汽车制造机器人、汽车,典型产品是Profibus—DP、CANbus; 3)多点控制如楼宇自动化,典型产品是LON Work、Profibus—FMS。 从上述基本要点的描述中,我们是否注意到一点,用于过程控制的三大系统,没有一个是针对电站而开发的,或者说,在他们开发的初期,都并非以电站做系统的首选控制对象。 而在这些系统的使用说明中也绝不把电站做为首选适用范围,有的在适用范围中根本就不提电站。 现在奇怪的是,这三大控制系统,尤其是DCS、PLC,都在电站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效果也非常好。 3.三大控制系统之间的差异 我们已经知道,FCS是由DCS与PLC发展而来,FCS不仅具备DCS与PLC的特点,而且跨出了革命性的一步。 而目前,新型的DCS与新型的PLC,都有向对方靠拢的趋势。 新型的DCS已有很强的顺序控制功能;而新型的PLC,在处理闭环控制方面也不差,并且两者都能组成大型网络,DCS与PLC的适用范围,已有很大的交叉。 下一节就仅以DCS与FCS进行比较。 在前面的章节中,实际上已涉及到DCS与FCS的差异,下面将就体系结构、投资、设计、使用等方面进行叙述。 3.1 差异要点 ·DCS DCS系统的关键是通信。 也可以说数据公路是分散控制系统DCS的脊柱。 由于它的任务是为系统所有部件之间提供通信网络,因此,数据公路自身的设计就决定了总体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数据公路的媒体可以是:一对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电缆。 通过数据公路的设计参数,基本上可以了解一个特定DCS系统的相对优点与弱点。 (1)系统能处理多少I/O信息。 (2)系统能处理多少与控制有关的控制回路的信息。 (3)能适应多少用户和装置(CRT、控制站等)。 (4)传输数据的完整性是怎样彻底检查的。 (5)数据公路的最大允许长度是多少。 (6)数据公路能支持多少支路。 (7)数据公路是否能支持由其它制造厂生产的硬件(可编程序控制器、计算机、数据记录装置等)。 为保证通信的完整,大部分DCS厂家都能提供冗余数据公路。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使用了复杂的通信规约和检错技术。 所谓通信规约就是一组规则,用以保证所传输的数据被接收,并且被理解得和发送的数据一样。 目前在DCS系统中一般使用两类通信手段,即同步的和异步的,同步通信依靠一个时钟信号来调节数据的传输和接收,异步网络采用没有时钟的报告系统。 ·FCS FCS的关键要点有三点 (1)FCS系统的核心是总线协议,即总线标准 前面的章节已经叙述,一种类型的总线,只要其总线协议一经确定,相关的关键技术与有关的设备也就被确定。 就其总线协议的基本原理而言,各类总线都是一样的,都以解决双向串行数字化通讯传输为基本依据。 但由于各种原因,各类总线的总线协议存在很大的差异。 为了使现场总线满足可互操作性要求,使其成为真正的开放系统,在IEC国际标准,现场总线通讯协议模型的用户层中,就明确规定用户层具有装置描述功能。 为了实现互操作,每个现场总线装置都用装置描述DD来描述。 DD能够认为是装置的一个驱动器,它包括所有必要的参数描述和主站所需的操作步骤。 由于DD包括描述装置通信所需的所有信息,并且与主站无关,所以可以使现场装置实现真正的互操作性。 实际情况是否如上述一致,回答是否定的。 目前通过的现场总线国际标准含8种类型,而原IEO国际标准只是8种类型之一,与其它7种类型总线的地位是平等的。 其它7种总线,不论其市场占有率有多少,每个总线协议都有一套软件、硬件的支撑。 它们能够形成系统,形成产品,而原IEC现场总线国际标准,是一个既无软件支撑也无硬件支撑的空架子。 所以,要实现这些总线的相互兼容和互操作,就目前状态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 通过上述,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种映象:开放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互操作性,就一个特定类型的现场总线而言,只要遵循该类型现场总线的总线协议,对其产品是开放的,并具有互操作性。 换句话说,不论什么厂家的产品,也不一家是该现场总线公司的产品,只要遵循该总线的总线协议,产品之间是开放的,并具有互操作性,就可以组成总线网络。 (2)FCS系统的基础是数字智能现场装置 数字智能现场装置是FCS系统的硬件支撑,是基础,道理很简单,FCS系统执行的是自动控制装置与现场装置之间的双向数字通信现场总线信号制。 如果现场装置不遵循统一的总线协议,即相关的通讯规约,不具备数字通信功能,那么所谓双向数字通信只是一句空话,也不能称之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再一点,现场总线的一大特点就是要增加现场一级控制功能。 如果现场装置不是多功能智能化的产品,那么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特点也就不存在了,所谓简化系统、方便设计、利于维护等优越性也是虚的。 (3) FCS系统的本质是信息处理现场化 对于一个控制系统,无论是采用DCS还是采用现场总线,系统需要处理的信息量至少是一样多的。 实际上,采用现场总线后,可以从现场得到更多的信息。 现场总线系统的信息量没有减少,甚至增加了,而传输信息的线缆却大大减少了。 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大大提高线缆传输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让大量信息在现场就地完成处理,减少现场与控制机房之间的信息往返。 可以说现场总线的本质就是信息处理的现场化。 减少信息往返是网络设计和系统组态的一条重要原则。 减少信息往返常常可带来改善系统响应时间的好处。 因此,网络设计时应优先将相互间信息交换量大的节点,放在同一条支路里。 减少信息往返与减少系统的线缆有时会相互矛盾。 这时仍应以节省投资为原则来做选择。 如果所选择系统的响应时间允许的话,应选节省线缆的方案。 如所选系统的响应时间比较紧张,稍微减少一点信息的传输就够用了,那就应选减少信息传输的方案。 现在一些带现场总线的现场仪表本身装了许多功能块,虽然不同产品同种功能块在性能上会稍有差别,但一个网络支路上有许多功能雷同功能块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 选用哪一个现场仪表上的功能块,是系统组态要解决的问题。 考虑这个问题的原则是:尽量减少总线上的信息往返。 一般可以选择与该功能有关的信息输出最多的那台仪表上的功能块。 3.2 典型系统比较 通过使用现场总线,用户可以大量减少现场接线,用单个现场仪表可实现多变量通信,不同制造厂生产的装置间可以完全互操作,增加现场一级的控制功能,系统集成大大简化,并且维护十分简便。 典型的现场总线系统框图示于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传统的过程控制仪表系统每个现场装置到控制室都需使用一对专用的双绞线,以传送4~20mA信号,图2所示现场总线系统中,每个现场装置到接线盒的双绞线仍然可以使用,但是从现场接线盒到中央控制室仅用一根双绞线完成数字通信。 图1:传统的过程控制系统 通过采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到底能节省多少电缆,编者尚未做此计算。 但是,我们不可以采用DCS系统的电厂中与自动控制系统有关的所用电缆公里数看出,电缆在基建投资中所占份额。 某电厂,2×300MW燃煤机组。 热力系统为单元制。 每台机组设置一座集中控制楼,采用机、炉、电单元集中控制方式。 单元控制室的标高为12.6米,与运行层标高一致。 DCS采用WDPF—Ⅱ,每台机组设计的I/O点为4500点。 图2: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电缆敷设采用EC软件,8个人用1.5个月时间完成电缆敷设的设计任务;主厂房内每台300MW机组自动化专业的电缆根数为4038根;主厂房内每台300MW机组自动化专业的电缆长度为350公里;以上电缆的根数及长度均不包括全厂火灾报警的厂供电缆和全厂各辅助生产车间的电缆;电缆桥架的立柱、桥架及小槽盒全部选用钢制镀锌,每台机组约95吨。 其它电缆桥架包括直通、弯通、三通、四通、盖板、终端封头、调宽片、直接片等选用铝合金材质,每台300MW机组约为55吨。 附件随桥架提供(如螺栓、螺母)。 某电厂,4×MW燃油燃气电站。 热力系统为单元制。 DCS采用TELEPERM-XP。 每台机组设计I/O点数为5804点。 电缆敷设采用EC软件,12个人用2.5个月时间完成电缆敷设的设计任务;主厂房内每台325MW机组自动化专业的电缆根数为4413根;主厂房内每台235MW机组自动化专业的电缆长度为360公里;每台机组全部选用钢制镀锌电缆桥架,其重量约为200吨。 电站的电缆可以分为六大类:高压电力电缆、低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热控电缆、弱电电缆(主要指计算机用电缆)、其它电缆。 若两台300MW机组同时做电缆敷设,自动化专业电缆的数量大约有8500根左右。 其中热控电缆和弱电电缆将大于5000根,即约占60%左右(以根数计量)。 3.3 设计、投资及使用 上述的比较是偏重于纯技术性的比较,以下比较拟加入经济因素。 比较的前题是DCS系统与典型的、理想的FCS系统进行比较。 为什么要做如此的假设。 做为DCS系统发展到今天,开发初期提出的技术要求却已满足并得到了完善,目前的状况是进一步提高,因此也就不存在典型、理想的说法。 而作为FCS系统,90年代刚进入实用化,作为开发初期的技术要求:兼容开放,双向数字通信、数字智能现场装置、高速总线等,目前还不理想有待完善。 这种状态与现场总线国际标准的制定不能说没有关系。 过去的十多年,各总线组织都忙于制定标准,开发产品,占领更多的市场,目的就是要挤身于国际标准,合法的占领更大的市场。 现在有关国际标准的争战已告一段落,各大公司组织都已意识到,要真正占领市场,就得完善系统及相关产品。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预测,不久的将来,完善的现场总线系统及相关产品必须成为世界现场总线技术的主流。 具体比较: (1)DCS系统是个大系统,其控制器功能强而且在系统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数据公路更是系统的关键,所以,必须整体投资一步到位,事后的扩容难度较大。 而FCS功能下放较彻底,信息处理现场化,数字智能现场装置的广泛采用,使得控制器功能与重要性相对减弱。 因此,FCS系统投资起点低,可以边用、边扩、边投运。 (2)DCS系统是封闭式系统,各公司产品基本不兼容。 而FCS系统是开放式系统,用户可以选择不同厂商、不同品牌的各种设备连入现场总线,达到最佳的系统集成。 (3)DCS系统的信息全都是二进制或模拟信号形成的,必须有D/A与A/D转换。 而FCS系统是全数字化,就免去了D/A与A/D变换,高集成化高性能,使精度可以从±0.5%提高到±0.1%。 (4)FCS系统可以将PID闭环控制功能装入变送器或执行器中,缩短了控制周期,目前可以从DCS的每秒2~5次,提高到FCS的每秒10~20次,从而改善调节性能。 (5)DCS它可以控制和监视工艺全过程,对自身进行诊断、维护和组态。 但是,由于自身的致命弱点,其I/O信号采用传统的模拟量信号,因此,它无法在DCS工程师站上对现场仪表(含变送器、执行器等)进行远方诊断、维护和组态。 FCS采用全数字化技术,数字智能现场装置发送多变量信息,而不仅仅是单变量信息,并且还具备检测信息差错的功能。 FCS采用的是双向数字通信现场总线信号制。 因此,它可以对现场装置(含变送器、执行机构等)进行远方诊断、维护和组态。 FCS的这点优越性是DCS无法比拟的。 (6)FCS由于信息处理现场化,与DCS相比可以省去相当数量的隔离器、端子柜、I/O终端、I/O卡件、I/O文件及I/O柜,同时也节省了I/O装置及装置室的空间与占地面积。 有专家认为可以省去60%。 (7)与(6)同样理由,FCS可以减少大量电缆与敷设电缆用的桥架等,同时也节省了设计、安装和维护费用。 有专家认为可以节省66%。 对于(6)、(7)两点应补充说明的是,采用FCS系统,节省投资的效果是不用怀疑的,但是否如有的专家所说达60~66%。 这些数字在多篇文章中出现,编者认为这是相互转摘的结果,目前还未找到这些数字的原始出处,因此,读者在引用这些数字时要慎重。 (8)FCS相对于DCS组态简单,由于结构、性能标准化,便于安装、运行、维护。 (9)用于过程控制的FCS设计开发要点。 这一点并不作为与DCS的比较,只是说明用于过程控制或者说用于模拟连续过程类的FCS在设计开发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1)要求总线本安防爆功能,而且是头等重要的。 2)基本监控如流量、料位、温度、压力等的变化是缓慢的,而且还有滞后效应,因此,节点监控并不需要快电子学的响应时间,但要求有复杂的模拟量处理能力。 这一物理特征决定了系统基本上多采用主一从之间的集中轮询制,这在技术上是合理的,在经济上是有利的。 3)流量、料位、温度、压力等参数的测量,其物理原理是古典的,但传感器、变送器及控制器应向数字智能化发展。 4)作为针对连续过程类及其仪器仪表而开发的FCS,应侧重于低速总线H1的设计完善。 4.PLC与DCS的前景 我们已经知道有的FCS是由PLC发展而来,而有的FCS是由DCS发展而来,那么,今天FCS已走向实用化,PLC与DCS前景又将如何。 PLC于60年代末期在美国首先出现,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执行逻辑、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建立柔性程序控制系统。 1976年正式命名,并给予定义:PLC是一种数字控制专用电子计算机,它使用了可编程序存储器储存指令,执行诸如逻辑、顺序、计时、计数与演算等功能,并通过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等组件,控制各种机械或工作程序。 经过30多年的发展,PLC已十分成熟与完善,并开发了模拟量闭环控制功能。 PLC在FCS系统中的地位似乎已被确定并无多少争论。 参见图3:IEC推荐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体系结构。 PLC作为一个站挂在高速总线上。 充分发挥PLC在处理开关量方面的优势。 另外,火力发电厂辅助车间,例如补给水处理车间、循环水车间、除灰除渣车间、输煤车间等,在这些车间的工艺过程多以顺序控制为主。 PLC对于顺序控制有其独特的优势。 编者以为,辅助车间的控制系统应以遵循现场总线通讯协议的PLC或能与FCS进行通讯交换信息的PLC为优选对象。 图3:IEC推荐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体系结构 自1973年提出第一台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控制器以来,它逐步完善,并最终形成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的数字式分散控制系统DCS。 它的性能大大优于以住任何一种控制系统。 可以满足火电厂DAS、MCS、SCS和APS各系统的各种要求,目前还可以通过工业以太网建立管理层网络,以满足火电厂呼声越来越高的加强管理的要求。 可以这样说,DCS系统的监控可以复盖大型火电机组的工艺全过程。 但是,自从有了FCS,并于90年代走向实用化以来,不断有如下论点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即:“从现在起,新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将逐步取代传统的DCS”;“当调节功能下放到现场去以后,传统的DCS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会自动消失”;“今后十年,传统的4~20mA模拟信号制将逐步被双向数字通信现场总线信号制所取代,模拟与数字的分散型控制系统DCS将更新换代为全数字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这些论点归纳为一句话:FCS将取代DCS,DCS从此将消亡。 上述论点皆出自于权威专家之口,确实不无道理。 数字通讯是一种趋势,它代表了技术进步,是任何人阻挡不了的。 双向数字通信现场总线信号制以及由它而产生的巨大的推动力,加速现场装置与控制仪表的变革,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功能完善的数字智能现场装置。 这些都是DCS系统所不具备的,而由此产生的优越性以及给火电厂的设计、配置、组态、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带来的效益也是DCS系统所不及的。 再则,FCS是由DCS以及PLC发展而来,它保留了DCS的特点,或者说FCS吸收了DCS多年开发研究以及现场实践的经验,当然也包括教训。 由此而得出结论,“FCS将取代DCS”,似乎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DCS系统发展也近30年,在火电厂的应用如此广泛。 它的设计思想、组态配置、功能匹配等已达十分完善的程度(当然,DCS也存在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例如高级软件开发,以满足信息集成的要求),已渗透到火电厂控制系统的各个领域,并且在FCS系统中也有些体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DCS系统似乎不能说从此消亡。 再则,从前面的章节叙述中已经谈到,对那些FCS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其特点及优越性的领域,DCS系统仍有用武之地。 我们似乎没有必要在文字上做过多的争论,一定要强调谁取代谁。 正如目前的DCS与新型的PLC,由于多年的开发研究,在各自保留自身原有的特点外,又相互补充,形成新的系统,现在的DCS已不是当初的DCS,同样如此,新型的PLC也不是开发初期的PLC。 我们能够说是DCS取代了PLC或者说是PLC取代了DCS,显然都是不合适的。 5.结论 从上述分析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简单的结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出现,数字式分散控制DCS并不会消亡,而只是将过去处于控制系统中心地位的DCS移到现场总线的一个站点上去。 也可以这样说,DCS处于控制系统中心地位的局面从此将被打破。 今后火电厂的控制系统将会是:FCS处于控制系统中心地位,兼有DCS系统哲学的一种新型控制系统。 参考资料:

本文原创来源:电气TV网,欢迎收藏本网址,收藏不迷路哦!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