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PLC程序应用场景:为实际应用做好准备 (深入了解plc扫描周期)

深入了解PLC程序应用场景:为实际应用做好准备(深入了解PLC扫描周期) 深入了解plc扫描周期

一、引言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设备,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工业4.0的深入发展,PLC在智能制造、智能工厂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了解PLC程序的应用场景,对于从事工业自动化工作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PLC程序的应用场景,并着重介绍PLC扫描周期的相关知识,为实际应用做好准备。

二、PLC程序应用场景

1. 机械制造行业

在机械制造行业中,PLC程序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焊接设备、注塑机、包装机械等设备的控制。
通过PLC程序,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运行、精准控制以及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2. 化工及石油行业

化工及石油行业中,PLC程序被广泛应用于反应釜、储罐、输送系统等设备的控制。
通过PLC程序,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安全联锁以及紧急停车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3. 电力行业

在电力行业中,PLC程序被应用于发电、输电、配电等各个环节。
通过PLC程序,可以实现电力设备的自动控制、监控和保护,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4. 环保及水处理行业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及水处理行业对PLC程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PLC程序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给水系统、废气处理等设备中,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

三、PLC扫描周期简介

PLC扫描周期是PLC程序执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PLC扫描周期包括输入扫描、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在输入扫描阶段,PLC会读取输入信号的状态;在程序执行阶段,PLC会根据用户编写的程序进行逻辑运算和处理;在输出刷新阶段,PLC会根据运算结果更新输出状态。
整个扫描周期完成后,PLC会进入下一个扫描周期。

四、PLC扫描周期在PLC程序应用中的作用

1. 保证实时性

PLC扫描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到PLC程序的实时性。
在高速运行的设备中,如果扫描周期过长,可能会导致控制延迟,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合理设置PLC扫描周期对于保证设备的实时控制至关重要。

2. 提高可靠性

通过合理的扫描周期设置,可以保证PLC程序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3. 优化资源利用

合理的扫描周期设置可以平衡CPU的负载,优化资源利用。
过短的扫描周期会导致CPU负载过大,可能影响PLC的寿命;而过长的扫描周期则可能影响控制效果。
因此,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扫描周期是十分重要的。

五、如何设置PLC扫描周期

1.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在设置PLC扫描周期时,需要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和控制需求进行设定。
对于高速运行的设备,需要设置较短的扫描周期以保证实时性;对于低速运行的设备,可以适当增加扫描周期以降低CPU负载。

2. 考虑CPU性能

PLC的CPU性能直接影响到扫描周期的长短。
在选择PLC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性能合适的PLC,以保证在设定的扫描周期内完成扫描任务。

3. 调试与优化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调试与优化,合理调整扫描周期,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六、结论

深入了解PLC程序的应用场景和扫描周期对于实际应用非常重要。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对PLC程序的应用场景和扫描周期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实际应用做好准备。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设置和调试,以保证PLC程序的正常运行和控制效果。


什么是PLC的扫描周期?

PLC的工作方式采用不断循环的顺序扫描工作方式。 每一次扫描所用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或工作周期。 CPU从第一条指令执行开始,按顺序逐条地执行用户程序直到用户程序结束,然后返回第一条指令开始新的一轮扫描。 PLC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重复上述循环扫描的。 整个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上电处理。 PLC上电后对系统进行一次初始化,包括硬件初始化和软件初始化,停电保持范围设定及其他初始化处理等。 第二部分是自诊断处理。 PLC每扫描一次,执行—次自诊断检查,确定PLC自身的动作是否正常。 如CPU、电池电压、程序存储器、I/O和通讯等是否异常或出错,如检查出异常时,CPU面板上的LED及异常继电器会接通,在特殊寄存器中会存入出错代码。 当出现致命错误时,CPU被强制为STOP方式,所有的扫描便停止。 第三部分是通讯服务。 PLC自诊断处理完成以后进入通讯服务过程。 首先检查有无通讯任务,如有则调用相应进程,完成与其他设备的通讯处理,并对通讯数据作相应处理;然后进行时钟、特殊寄存器更新处理等工作。 第四部分是程序扫描过程。 PLC在上电处理、自诊断和通讯服务完成以后,如果工作选择开关在RUN位置,则进人程序扫描工作阶段。 先完成输入处理,即把输入端子的状态读入输入映像寄存器中,然后执行用户程序,最后把输出处理结果刷新到输出锁存器中。 通讯服务和程序扫描过程是PLC工作的主要部分,其工作周期称为扫描周期。 可以看出扫描周期直接影响控制信号的实时性和正确性,为了确保控制能正确实时地进行,在每个扫描周期中,通讯任务的作业时间必须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PLC运行正常时,程序扫描周期的长短与CPU的运算速度、与I/O点的情况、与用户应用程序的长短及编程情况等有关。 通常用PLC执行l KB指令所需时间来说明其扫描速度,一般为零点几ms到上百ms。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指令其执行时间是不同的,从零点几μs到上百μs不等,故选用不同指令所用的扫描时间将会不同。 而对于一些需要高速处理的信号,则需要特殊的软、硬件措施来处理。 当PLC处于正常运行时,它将不断重复扫描过程。 PLC采用“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工作方式。 1.每次扫描过程。 集中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 集中对输出信号进行刷新。 2.输入刷新过程。 当输入端口关闭时,程序在进行执行阶段时,输入端有新状态,新状态不能被读入。 只有程序进行下一次扫描时,新状态才被读入。 3.一个扫描周期分为输入采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 PLC在输入采样阶段,首先扫描所有输人端点,并将各输入状态存入相对应的输入映像寄存器中。 此时,输入映像寄存器被刷新。 接着,进入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在此阶段输入映像寄存器与外界隔离,无论输入情况如何变化,其内容保持不变,直到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人采样阶段,才重新写入输入端的新内容。 所以一般来说,输人信号的宽度要大于一个扫描周期,否则很可能造成信号的丢失。 由此可见,输入映像寄存器的数据完全取决于输入端子上各输入点在上一刷新期间的接通和断开状态。 根据PLC梯形图程序扫描原则,一般来说,PLC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步骤顺序执行程序。 当指令中涉及输入、输出状态时,PLC就从输入映像寄存器中“读入”采集到的对应输入端子状态,从元件映像寄存器“读入”对应元件(“软继电器”)的当前状态。 然后,进行相应的运算,运算结果再存入元件映像寄存器中。 对元件映像寄存器来说,每一个元件(“软继电器”)的状态会随着程序执行过程而变化。 在所有指令执行完毕后,元件映像寄存器中所有输出继电器的状态(接通/断开)在输出刷新阶段转存到输出锁存器中,通过输出端子和外部电源,驱动外部负载。 由此可见,输出映像寄存器的数据取决于输出指令的执行结果,输出锁存器中的数据由上一次输出刷新期间输出映像寄存器中的数据决定,而输出端子的接通和断开状态,完全由输出锁存器决定。 4.元件映象寄存器的内容是随着程序的执行变化而变化的。 5.扫描周期的长短由三条决定。 (1)CPU执行指令的速度(2)指令本身占有的时间(3)指令条数6.由于采用集中采样。 集中输出的方式。 存在输入/输出滞后的现象,即输入/输出响应延迟。

什么是PLC的扫描周期?

PLC在RUN工作模式时,执行一次扫描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

PLC的工作过程是循环扫描的过程,循环扫描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指令执行速度、用户程序的长度等因素。

典型值约为1~l00ms。 扫描周期与用户程序的长短、指令的种类和CPU执行指令的速度有很大的关系。 当用户程序较长时,指令执行时间在扫描周期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有的编程软件或编程器可以提供扫描周期韵当前值,有的还可以提供扫描周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扩展资料

PLC采用集中采样、集中输出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减少了外界干扰的影响。

PLC的工作过程是循环扫描的过程,循环扫描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指令执行速度、用户程序的长度等因素。

输出对输入的影响有滞后现象。 PLC采用集中采样、集中输出的工作方式,当采样阶段结束后,输入状态的变化将要等到下一个采样周期才能被接收,因此这个滞后时间的长短又主要取决于循环周期的长短。 此外,影响滞后时间的因素还有输入滤波时间、输出电路的滞后时间等。

输出映像寄存器的内容取决于用户程序扫描执行的结果。

输出锁存器的内容由上一次输出刷新期间输出映像寄存器中的数据决定。

PLC当前实际的输出状态有输出锁存器的内容决定。

plc的扫描周期一般为多少ms?

200毫秒。

通常PLC的一个扫描周期为几个至几十毫秒,最长不超过200毫秒。 扫描周期是PLC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型PLC的扫描周期一般为十几毫秒到几十毫秒。 PLC的扫描周期长短取决于扫描速度和用户程序的长短。

毫秒级的扫描时间对于一般工业设备通常是允许的,PLC对输入的短暂滞后也是允许的。 对于用户来说,要提高编程能力,尽可能优化程序;而在编写大型设备的控制程序时,尽量减少程序长度,选择分支或跳步程序等,都可以减少用户程序执行时间。

扩展资料:

PLC的特点

1、可靠性高。

由于PLC大都采用单片微型计算机,因而集成度高,再加上相应的保护电路及自诊断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编程容易。

PLC的编程多采用继电器控制梯形图及命令语句,其数量比微型机指令要少得多,除中、高档PLC外,一般的小型PLC只有16条左右。 由于梯形图形象而简单,因此容易掌握、使用方便,甚至不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就可进行编程。

3、组态灵活。

由于PLC采用积木式结构,用户只需要简单地组合,便可灵活地改变控制系统的功能和规模,因此,可适用于任何控制系统。

4、输入/输出功能模块齐全。

PLC的最大优点之一,是针对不同的现场信号(如直流或交流、开关量、数字量或模拟量、电压或电流等),均有相应的模板可与工业现场的器件(如按钮、开关、传感电流变送器、电机启动器或控制阀等)直接连接,并通过总线与CPU主板连接。

本文原创来源:电气TV网,欢迎收藏本网址,收藏不迷路哦!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