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程序与通电关联性的探讨 (倒程开关接法)

倒程序与通电关联性的探讨——倒程开关接法

一、引言

在现代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控制领域,倒程序(也称为逆向程序或反向工程)与通电关联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特别是在涉及倒程开关接法的应用中,如何正确处理倒程序与通电的关系,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功能优化及故障排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并分析倒程开关接法的实际操作和应用。

二、倒程序基本概念

倒程序,简而言之,就是逆向工程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是指从已有的系统、产品或者程序中,通过分析和研究,了解其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进而达到优化、改进或者复制的目的。
在电子领域,倒程序常常用于分析电路板、芯片等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连接方式。

三、通电关联性分析

通电关联性是指电子设备在通电运行状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电学关系和相互影响。
对于涉及倒程开关接法的应用,通电关联性的分析至关重要。
开关作为电路中的控制元件,其接法直接决定了电路的通断状态,进而影响设备的运行。
因此,在倒程序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通电关联性,确保设备在逆向工程后的功能正常运行。

四、倒程开关接法探讨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倒程开关接法的过程中,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应紧密结合。通过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了解开关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接法;结合实际设备,进行实地操作和分析,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2. 安全性考虑:在进行倒程开关接法时,必须确保操作的安全性。由于涉及到通电状态,应严格遵守电气安全规范,避免短路、漏电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3. 精准性分析:倒程开关接法的操作需要高度精准。开关的接线方式、线路的连接状态等都会影响设备的运行。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仔细分析每一根线路的功能和作用,确保接线的准确性。
4. 常见接法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倒程开关接法包括串联接法、并联接法以及混合接法等。不同的接法适用于不同的设备和场景。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法。
5. 问题与解决方案:在倒程开关接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接线错误、设备故障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如重新接线、更换元器件等。同时,还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五、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说明倒程开关接法的实际操作和应用,本文选取一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某设备中的倒程开关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故障,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通过对开关的逆向工程分析,了解了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同时,结合设备的通电状态,对开关的接线方式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最终,成功恢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结论

倒程序与通电关联性是电子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在涉及倒程开关接法的应用中,正确处理倒程序与通电的关系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功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详细探讨了倒程开关接法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具体分析和操作。
因此,建议相关从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程序之间的亲和性的理解。

一.ISO9000:94版标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生产硬件企业;针对规模较大的组织;三种质量保证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20项质量体系要素,要素间的相关性不好;17项程序文件限制了改进的机会;过多地强调了质量体系的符合性;缺少对顾客满意或不满意信息的监视;标准没有建立ISO9001与ISO9004的联系;标准没有考虑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标准的通用性差,数量太多,应用的很少。 二.2000版标准的优点1、面向所有组织,通用性强;2、文字通俗易懂,结构简明;3、建立八项原则,统一理念;4、鼓励过程方法,操作性强;5、强化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6、突出顾客满意和持续改进;7、考虑所有相关方的利益;8、增强与环境管理等其他管理体系的兼容性三.(一)标准的目的ISO9001:2000标准的目的在于明确保证产品的质量而使顾客满意所必需的质量管理体系最低要求。 1.为各类型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一个基础性要求。 组织达到了本标准的这一基本要求,也就说明它具备了稳定地提供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以及使顾客满意的能力。 2.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提供了基准,也就是外部依本标准对组织的能力进行评定,组织也可依此对外部提供质量保证。 (二)标准的范围从本标准的范围看,质量管理体系所规定的要求是一种通用要求,对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都可适用。 (三)标准的用途1.适用于组织内部自身的质量管理,检验满足组织自身要求的能力,并对组织内部的体系加以评价。 2.适用于组织外部,包括顾客和认证机构等对组织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的评定,其中包括了第二方认定或注册以及第三方认证。 3.本标准也可为相关的法规所引用时提供必要的参考。 四.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述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体系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规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不仅要满足在经营中顾客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预防不合格品发生和提供使顾客与其他相关方满意的产品,而且还应该站在更高层次上追求组织优秀的业绩来保持和不断改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五、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的区别产品要求是制订产品和过程规范、验证和改进产品过程的技术质量依据。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并不规定产品要求,而是根据产品要求的目标,明确管理职责,加强资源管理,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控制,通过测量、分析和改进,确保持续稳定地提供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 本条款首先申明ISO9000族标准区分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产品要求。 ISO9000所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不是替代。 结合了产品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才是一个组织的特定的质量管理体系。 六、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方法1.过程的概念:过程是指将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2.过程的四大要素:输入、输出、活动和资源一个组织要生产出能够满足顾客要求并使顾客满意的产品,就必须系统地识别各个必需的过程,特别是相互关联的过程和过程之间的接口,对这些过程切实加强组织和管理工作。 这就是所谓的“过程方法”。 七.五、建立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目的和意义组织按照正确的途径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实现持续改进,减少质量损失,降低质量成本,有效、高效地实现产品和过程质量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组织通过制定和颁发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使顾客及其他相关方对本组织建立起充分的信心和信任感。 八.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1.制定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贯彻以顾客为中心的原则3.贯彻过程方法的原则4.遵循管理的系统方法的原则5.确保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所需的各种资源6.监视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7.决定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有关措施8.按照持续改进的原则,决定实施改进的措施一.审核准则、审核证据、审核发现、审核结论定义间的关系;(1)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它信息。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证据来源于质量记录、文件、现场观察以及询问等多种信息源。 (2)审核发现: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审核发现与审核证据有关联关系,都与审核准则有关;对评价过程来讲,审核证据是输入,审核发现是输出。 (3)审核结论: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标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最终审核结果。 审核结论与审核发现的关系是,审核发现是输入,审核结论是输出。 审核是一个过程,也是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二.5.1头脑风暴法(1)头脑风暴法的概念头脑风暴法又叫畅谈法、集思法。 它是采用会议的方式,引导每个参加会议的人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如质量问题),广开言路,激发灵感,在自己的头脑中掀起风暴,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地发表独立见解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 (2)头脑风暴法的用途头脑风暴法在质量改进活动中的用途很广,可以用来识别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还可用来识别质量改进的潜在机会。 三.亲和图法(1)亲和图的概念亲和图是针对某一问题,充分收集各种经验、知识、想法和意见等语言、文字资料,通过汇总,并按其相互亲和性,归纳整理这些资料,使问题明确起来,求得统一认识和协调工作,以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亲和图常用于归纳整理由头脑风暴法所产生的意见、观点和想法等语言资料,因此在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活动中经常用到。 (2)亲和图的主要用途:归纳思想,形成构思;认识事物;打破现状,提出新的方针;;筹划组织工作;彻底地贯彻方针。 四.水平对比法水平对比法是指组织将自己的产品服务的过程和性能与公认的领先对手比较,识别组织自身存在的质量改进机会的方法。 这是组织为了进行改进,与一些认定为最佳作业典范的组织相比较,然后以持续的、系统化的过程,评估自己的产品、服务和工作流程。 使用水平对比法,有助于组织认清目标和确定计划编制的优先顺序,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五.流程图就是将一个过程(如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质量改进过程等)的步骤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的一种图示技术。 通过一个过程中各步骤之间关系的研究,一般能发现故障的潜在原因,知道哪些环节需要进行质量改进。 流程图可以用于从材料流向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的所有方面。 流程图可以用来描述现有的过程,亦可用来设计一个新的过程。 六.树图1.基本原理树图又叫系统图。 树图能将事物或现象分解成树枝状,树图就是把要实现的目的与需要采取的措施或手段,系统地展开,并绘制成图,以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找最佳手段或措施。 在决策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就需要选择和考虑某一种手段;而为了采取这一手段,又需要考虑它下一级的相应手段,参见下图。 这样,上一级手段成为下一级手段的行动目的。 如此把要达到的目的和所需的手段按顺序层层展开,直到可以采取措施为止,并绘制成树图,就能对问题有一个全貌的认识,然后从图形中找出问题的重点,提出实现预定目标的最理想途径。 七.树图和因果图的关系树图亦是一种倒立树状逻辑因果关系图。 树图可以系统地把某个质量问题分解成许多组成要素,以显示出问题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顺序关系。 比如,可以把头脑风暴法产生的意见、观点以及把用因果图法和亲和图法形成的见解等转换成树图,以便更清晰地显示出诸要素、要素同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顺序关系或因果关系。 树图一般是单目标的,但也可以是多目标的。 树图一般有侧向型和宝塔型两种八.树图的主要用途(1)目标、方针、实施事项的展开; (2)明确部门职能、管理职能; (3)制定质量保证计划,对质量保证活动进行展开; (4)新产品研制过程中设计质量的展开; (5)对解决企业有关质量、成本、交货期等问题的创意进行 (6)与因果图结合使用。 一.分层法概念分层法又称分类法,即:把收集来的原始质量数据,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加以分类整理,以便分析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一种方法。 原则:根据分层的目的进行;按照一定的标志;按相同性质、相同条件数据的归类;同层波动小,层间差别大是分层的关键二.因果分析图法—概念也叫特性因素图/鱼刺图/石川图,是整理和分析影响质量(结果)的各因素之间的一种工具。 形象地表示了探讨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有条理地逐层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原因-结果”“手段-目标”的关系,使问题的脉络完全显示出来。 绘制因果分析图最一般的方法是“大枝展开法”,这种方法是从大枝到中枝、从中枝到小枝,按此次序提出各种要因,这样往往可以将各种因素限制在预先确定的框框内,容易形成小而整齐的因果图。 三.调查表法—概念调查表法是利用统计表来进行数据整理和粗略原因分析的一种方法,也叫检查表法或统计分析表法。 统计分析表是最为基本的质量原因分析方法,也是最为常用的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把统计分析表和分层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可以把可能影响质量的原因调查得更为清楚。 需要注意的是,统计分析表必须针对具体的产品,设计出专用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和分析。 四.直方图(histogram)法—概念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将从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从而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以便测量工序质量的好坏局限性:尽管直方图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产品质量的分布特征,但由于统计数据是样本的频数分布,它不能反映产品随时间的过程特性变化,有时生产过程已有趋向性变化,而直方图却属正常型,这也是直方图的局限性。 五.散布图法—概念散布图(相关图)是通过分析研究两种因素的数据的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关关系一般可为:原因与结果的关系;结果与结果的关系;原因与原因的关系。 散布图法用途用相关图法,可以应用相关系数、回归分析等进行定量的分析处理,确定各种因素对产品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 如果两个数据之间的相关度很大,那么可以通过对一个变量的控制来间接控制另外一个变量。 相关图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肯定或者是否定关于两个变量之间可能关系的假设。 一、服务质量体系的概念任何一个服务企业要实现自己的质量战略即优质服务战略,没有完善的服务质量体系作保证,都将仅仅成为空洞的口号。 服务质量体系就是为实施服务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理解该含义应注意的三个方面。 二、服务的特征(一)服务或多或少都具有无形性无形性是服务的最主要特征。 (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不可分离(三)服务并非实物,是一系列的活动或过程(四)服务一般具有差异性服务质量的检验较难采用统一的标准。 (五)服务一般具有不可储存性(六)服务是不包括服务所有权转让的特殊形式的交易活动服务在交易完成以后就消失了,顾客并没有实质性地拥有服务。 三.服务质量的内容从顾客的角度来说,顾客购买服务并进行消费,对服务质量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顾客通过消费服务究竟得到了什么,即服务的结果,通常称之为服务的技术质量;另—方面是顾客是如何消费服务的,即服务的过程,通常称之为服务的功能质量。 服务质量既是服务的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的统一,也是服务的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技术质量是客观存在的,而功能质量则是主观的,是顾客对过程的主观感觉和认识。 顾客评价服务质量的好坏,是根据顾客所获得的服务效果和所经历的服务感受,两者综合在一起才形成完整的感受。 四.1.服务质量的来源古默森的理论叫4Q模式,即质量的形成有四个来源:设计来源、生产来源、供给来源和关系来源。 这里根据服务的生产和消费不可分离的特征,将服务质量的来源综合为:(1)设计来源(2)供给来源(3)关系来源1、 质量管理专家的相关思想和理论2、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质量检验阶段(操作者工长检验员的质量管理)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休哈特提出了控制好预防缺陷的概念,并发明了控制体,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到质量管理中;道奇和罗米格提出了抽样检查法,它既能保证一定的质量要求,又能大大的减少啊检验工作量。 现代质量管理阶段。 朱兰认为,保护消费者权利运动是质量管理学在理论和实践放米娜的重大发展推动力;菲根堡姆出版《全面质量控制》一书,强调执行质量只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即全面质量管理概念。 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三全一多: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4、 ISO9000核心标准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5、 质量管理基础工作: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信息工作、质量责任制和质量教育工作6、 质量成本的构成内部运行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7、 术语•产品: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服务8、 质量管理原则: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管理的系统方法、过程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持续改进、互利的供方关系9、 过程方法的四个模块:资源管理,管理职责,测量、分析和改进,产品实现10、 ISO9000/1/4的联系与区别与ISO9000的关系ISO9000所属的质量管理基本原则、术语定义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是理解和掌握本标准的基础。 与ISO9004的关系ISO9001和ISO9004是互相成对的协调一致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两项标准可以一起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ISO9004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基础上,扩展了描述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的过程。 必须注意,ISO9004不是事实ISO9001的指南,而是为希望超过ISO9001所述的最低要求的组织提供了指南。 量小标准的具体关系见图。 比较标志 ISO9001 ISO9004相同点 1 标准属性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2 标准结构 总体结构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相似,均互相相容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组织和产品不同点 4 标准目的 为产品质量达到规定要求,使顾客满意,明确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最低要求 为改进组织整体业绩,使各相关方满意,提供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指南5 内容范围 阐述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在产品质量保证和顾客满意两方面达到的最低要求,通过符合这些要求证实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超越ISO9001的内容,阐述了综合性质量管理体系,描述了体系应含的过程,指引组织持续改进内部过程,且提高效率和有效性6 应用领域 组织内部管理、合同目的和认证等 组织内部管理7 采用方法 旨在采用全部内容,在特定情况下,有条件地允许剪裁制定章节范围的要求 无条件约束,组织自定,酌情采用标准的内容11、 管理评审与内部审核的关系12、 内部审核的范围:要素、场所、活动;一般顺序:去定任务、审核准备、现场审核、编写审核报告、纠正措施的跟踪及汇总分析。 13、 质量改进的工具:头脑风暴法、亲和图法、水平对比法、流程图、数图、分层法 、排列图法 、因果分析图法 、调查表法 、直方图法 、散布图法 、控制图法14、 质量改进的运行方式:PDCA循环,即计划、执行、检查、总结15、 质量检验的含义和任务:ISO9001:2000中指出,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判断,必要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检验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度量、比较、判断、处理16、 检验的质量职能:鉴别职能、保证职能、报告职能、预防职能、改进职能。 17、 质量检验的方式(一)按检验的数量特征划分为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二)按检验的质量特性值的特征划分为计数检验和计量检验(三)按检验方法的特征划分为理化检验和感官检险(四)按检验对象检验后的状态特征划分为破坏性检验和非破坏性检验(五)按检验实施的位置特征划分为固定检验和流动检验(六)按检验目的的特征划分为验收检验和监控检验18、 质量检验的基本类型: 进货检验、工序检验和完工检验(一)进货检验1.首件(批)样品检验;2.成批进货检验(1)分类检验法,(2)抽样检验(二)工序检验1.首件检验。 2.巡回检验。 3.末件检验。 (三)完工检验完工检验可能需要模拟产品用户的使用条件和运行方式。 可以是全数检验,也可以是抽样检验,应该视产品特点及工序检验情况而定。 19、 设置检验机构通常应遵循如下原则:(1)检验机构应设置在质量把关的关键环节;(2)检验机构应能满足生产流程的需要;(3)检验机构应有合适的空间和环境;(4)检验机构的设置应考虑节约检验成本。 20、 三检制(检验制度):三检制就是操作者自检、工人之间互检和专职检验人员专检相结合的一种检验制度。 21、 服务质量:就是服务固有的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 22、 服务质量环:是对服务质量形成的流程和规律的描述(如下图),其中三个最基本的过程就是市场开发、设计和服务提供。 23、 服务质量的内容:从顾客的角度来说,顾客购买服务并进行消费,对服务质量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顾客通过消费服务究竟得到了什么,即服务的结果,通常称之为服务的技术质量;另—方面是顾客是如何消费服务的,即服务的过程,通常称之为服务的功能质量。 服务质量既是服务的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的统一,也是服务的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技术质量是客观存在的,而功能质量则是主观的,是顾客对过程的主观感觉和认识。 顾客评价服务质量的好坏,是根据顾客所获得的服务效果和所经历的服务感受,两者综合在一起才形成完整的感受。 24、 服务质量的来源:设计来源、供给来源、关系来源、技术质量、功能质量25、 建立服务质量体系的要点:服务质量体系主要有管理者的职责、自愿、质量体系结构三个关键方面,而顾客则是服务质量体系三个关键方面的核心。 只有当管理者的职责、人力和物质资源以及质量体系结构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和协调时,才能保证顾客满意。 26、 认证制度的类型:型式试验、型式试验加市场抽样检验、型式试验加工厂抽样检验、型式试验加认证后监督(市场和工厂抽样检验)、型式试验加工厂质量体系评定加认证后监督(质量体系复查、市场和工厂抽样检验)、工厂质量体系评定、披肩、百分之百检验

2010年7月3日国际私法自考试卷

历年的差不多的:六、简述题1、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法律特征。 答:区际法律冲突是指一国之内不同法域,不同法律制度之间产生的法律冲突。 ①区际法律冲突广泛存在于联邦制国家。 ②一国存在不同法域,当冲突规范指引应该适用该国法律时就会产生适用哪一法域的法律作为准据法的问题。 2、简述法律本座说。 答:19世纪,德国法学家费德里克•夫尔•冯•萨维尼提出法律关系本座说,把国际私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他认为每一种法律关系在逻辑上和性质上必然与某一特定的法律制度相联系每一法律关系都有一个确定的“本座”,即一个他在性质上必须归属的法域。 法院进行选择时,应根据法律关系的性质确定法律关系的本座所在地,而该本座所在地的法律就是该法律关系所应适用的法律对各种特定的涉外民事关系适用其“本座”所在地的法律,且除个别的例外情况不应拘泥于其为外国的法律。 3、简述冲突规范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答:冲突规范:是指明某一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应该适用何国实体法的规则,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法律规范。 特点:(1)从冲突规范的内容来看,它仅仅指出某一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怎样适用实体法,其本身不能直接确定该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2)从冲突规范的作用看,作为一种间接规范,冲突规范必须与它指引的某一特定的实体规范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法律调整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作用。 (3)从冲突规范的结构看,它由“范围”和“系属”两大部分构成。 4、简述最惠国待遇的特点。 答:最惠国待遇是指一个缔约国根据条约的规定给予对方缔约国的自然人或法人的待遇不低于该缔约国已经给予或将要给予任何第三国的自然人或法人的待遇。 ①最惠国待遇应以国家之间缔结的条约为依据。 ②最惠国待遇原本是一个国家给予另一个国家的待遇,但这种待遇,却常常要通过受惠国的自然人、法人、商船、货物等所享受的待遇来加以体现。 ③最惠国待遇是使不同国籍的外国人之间民事法律地位平等的制度。 5、简述动产三分说。 答:萨维尼在批判“动产随人”原则之时,提出了与之相对的“动产三分说”即把动产分为三类。 (1)不能确定其所在地(2)能够确定其所在地(3)所有者在住所地以外地方不定期的托人保管的商品或旅行者在国外暂时寄存的随身行李等介于前两者之间者。 第一类应适用所有者住所地法,第二类应适用物之所在地法,第三类应视具体情况或适用所有者住所地法,或适用物之所在地法。 6、简述当事人选择合同准据法的方式。 答:当事人确定合同准据法的原则包括①意思自治原则②客观标志原则③最密切联系原则与特征性履行原则④合同自体法7、简述涉外婚姻的实质要件及我国涉外结婚、离婚法律适用的规定答:(1)涉外婚姻的实质要件。 涉外婚姻是具有涉外因素的婚姻。 其实质要件是指法律规定的,在实体上婚姻当事人双方必须具备的条件和禁止的条件。 结婚的必备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男女双方自愿、两性结合、符合法定婚龄;禁止条件主要包括:近亲通婚、重婚、患有一定疾病的人结婚。 (2)我国关于涉外结婚和离婚法律适用主要规定在《民法通则》第147条以及《婚姻法》之中,即中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 9、简述域外送达的方式答:域外送达是指在国际民事诉讼中,请求国依据其参与的国际条约或其本国法律规定的方式,将司法文书或司法外文书交由居住在被请求国的诉讼当事人或诉讼参与人的制度。 国际上通用的域外送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外交途径送达②领事途径送达③中央机关送达④法院送达⑤邮寄送达⑥个人送达⑦公告送达10. 简述涉外民事关系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 答: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在同一个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有关国家的法律对同一问题规定的不同。 ②一个国家法律的域内效力与另一个国家法律的域外效力同时出现在一个涉外民事关系时,便会产生法律域内效力和域外效力的冲突。 ③受案法院在一定条件下承认外国法律的域外效力。 11、简述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原则及例外。 答: 自然人行为能力法律冲突适用当事人属人法。 自然人处理商务行为时,如依属人法无行为能力而依行为地为有行为能力者,视为有行为能力。 自然人处理不动产的行为能力,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 12.简述国家及其财产和豁免权的内容。 答:司法管辖豁免。 即未经一国同意,他国法院不得受理以该外国国家为被告或以该外国财产为诉讼标的的案件。 诉讼程序的豁免。 在一国放弃司法管辖豁免时,未经该国同意,外国法院不得对该国财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得强制出庭作证,提供证据,以及其他诉讼程序的强制措施。 强制执行的豁免。 一国作为原告在他国起诉或同意作为被告在他国应诉,在这种情况下,示经该国明确同意,他国法院不得根据判决对该国财产实行强制执行。 13.简述法律规避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答:国际私法中的法律规避是指当事人为了规避原来应该适用的某一国法律,故意制造一些条件能够利用冲突规范,使对其有利的另一国法律得以适用。 构成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当事人规避某国法律是出于故意,即当事人的行为是以规避法律为目的的。 ②规避的法律是本应对当事人适用的强制性法律,而不是任意性法律。 ③当事人是通过故意改变或制造与连接点有关的事实,利用冲突规范来达到法律规避目的的。 ④法律规避必须是既遂的。 ⑤当事人法律规避以后,仍与被法规避法律的那个国家或地区存在某种联系。 14.简述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程序答:大陆法系国家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采用发执行证方式,即被请求国法院根据请求国法院的请求,对外国法院判决作形式审查或实质审查,认为外国法院判决具备执行条件,便发给执行证,或作出承认的裁定,交付执行。 英美国家采用诉讼式和登记式程序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 诉讼式是指英美国家法院不直接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而是把外国法院判决视为证据,当事人要在英美国家法院重新起诉。 法院对案件重新审理,如认为外国法院判决与本国法律无抵触之处,则作出一个内容与外国法院判决相同的判决,然后根据一般程序予以执行。 英国除采取诉讼制度外,还采取登记制度。 英国采取登记制度执行外国法院判决有一定的限制。 其限制具体表现在:采用登记制度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案件仅适用于支付一定数额金钱的判决。 适用范围为英国自治领地及与英国有双边协议的国家。 15、简述国际礼让说。 答:国际礼让说是17世纪荷兰国际私法学者胡伯创立的。 胡伯提出了著名的法律适用三原则,阐述了他关于法律适用的观点。 胡伯认为:每个主权国家的法律都在其境内发生法律效力并约束本国所有臣民,但无域外效力。 凡居住在其境内的人,无论是长期居住或临时居住,都应视为本国臣民。 主权国家对于另一国家已在其本国有效实施的法律,出于礼让,应保持其在境内的效力,只要这样做不损害自己国家及臣民的利益。 国际礼让说的贡献在于这一学说把屈地主义的礼让说和以立法权利的划分为基础的国际普遍主义学说结合起来研究法律冲突。 16、简述反致产生的原因与条件。 答:反致产生的原因有两点:(1)对同一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调整,法院地国与与案件:有关国家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冲突规范,这些冲突规范的系屈不同。 (2)法院把冲突规范援引适用的外国法理解为包括该外国的冲突法和实体法,而且只适用该外国中的冲突法。 (3)对同一涉外民事关系,法院地国法律与有关国家法律之间存在致送关系。 反致产生的条件是:与案件有关国家的法律存在消极冲突?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根据各国冲突规范的规定都不适用各自国家的法律17.简述我国涉外法定继承的法律制度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涉外法定继承作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6条规定:中国公民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人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外国人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公民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进行了完善。 该法第149条规定: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上述法律规定表明我国在涉外法定继承方面采用区别制。 18.简涉外民事关系的特征。 答:涉外民事关系是具有涉外因索的民事关系,是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涉外民事关系具有以下三个法律特征:(1)涉外性.涉外员事关系具有涉外因素,这种涉外因素可以表现为法律关系主岛的一方是外国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国家、法律关系的客体位于国外、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发生在国外.(2)广泛性.广泛性指涉外民事关系既包括婚姻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关系、侵权关系等一般意义上民事关系,又包括各种商事合同关系,概言之,平等主体事之问发生的具有涉外因素的财产关系以及与财产相联系的人身关系均属涉外民事关系的范畴帱。 (3)国际性.涉外民事关系是在国际交往中产生的,在形式上通常表现为不同国家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体现着国家之间的关系。 涉外民事关系要服从国家的对外政策,要受国际关系的制约.七、论述题1、论系属公式。 答:系属公式是指把常用的双边冲突规范的系属固定化,使其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或为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原则。 常用的系属公式有以下几种:1、属人法。 属人法是以涉外民事关系当事人的国籍、住所或居所为连接点的系属公式,主要用于解决与人的身份、能力、婚姻家庭、亲属、财产继承有关的法律冲突。 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在属人法的确定上采用不同的原则。 大陆法系国家采用本国法原则,即以当事人的国籍作为属人法的连接点。 英美法系国家采用住所地法原则,即以当事人的住所地作为属人法的连接点。 2、物之所在地法。 物之所在地法是指作为涉外民事关系客体的物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所位于的那个国家的法律,主要用来解决物的所有权关系及物的所有权与其他物权关系方面的法律冲突。 物权冲突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已成为公认的物权法则,这一法则起源于不动产物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这一规则,现已广泛适用于解决动产物权法律冲突。 3、行为地法。 行为地法是指涉外民事行为发生地的法律。 涉外民事行为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行为地法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系属公式,如合同缔结地法、合同履行地法、侵权行为地法、婚姻缔结地法等等。 4、法院地法。 法院地法是指受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法院所在地的法律,主要用于解决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方面的法律冲突,在有些情况下也用来解决实体法方面的法律冲突。 5、旗国法。 旗国法是指悬挂在船舶上或涂印在飞行器上的特定旗帜所属国的法律,主要用于解决船舶或飞行器发生法律纠纷时的法律冲突问题。 6、当事人合意选择的法律。 当事人合意选择的法律是指当事人按双方意愿自主选择的适用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当事人这种对法律的选择又称为意思自治,主要用于解决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 7、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是指与涉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地方的法律。 最密切联系的法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说”,但这一法律适用原则的真正确立是在20世纪70年代。 最密切联系的法律作为一个法律适用的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合同领域,在涉外侵权、婚姻家庭等领域一些国家也适用这一原则。 2、评述法律关系本座说及其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 答:(1)19世纪,德国法学家费德里克•夫尔•冯•萨维尼提出法律关系本座说,把国际私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他认为每一种法律关系在逻辑上和性质上必然与某一特定的法律制度相联系每一法律关系都有一个确定的“本座”,即一个他在性质上必须归属的法域。 法院进行选择时,应根据法律关系的性质确定法律关系的本座所在地,而该本座所在地的法律就是该法律关系所应适用的法律对各种特定的涉外民事关系适用其“本座”所在地的法律,且除个别的例外情况不应拘泥于其为外国的法律。 (2)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说在国际私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萨维尼一改统治了几百年的通过法律性质选择法律的方法,代之以通过法律性质选择法律的方法,这在方法论上是一个历史性突破,他创造性他提出了解决法律选择中的连接点,为国际私法的规范化和更具操作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萨维尼的理论对国际私法的发展具有极具深远的影响当今流行的“法律关系重心说”“最密切联系说”等无一不是在法律本座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这种学说对推动欧洲冲突法的法典化和冲突法的趋同化也是有重大影响的并且使国际私法从荷兰学派开创的特殊主义国家主义的影响下解放了出来,重新归复到普遍主义-国际主义的轨道上来 3、论《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答:1988年《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于国际私法会议第十六届大会通过,这是国际私法会议统一涉外继承法律适用的又一重要成果,该公约共五章31条。 ①公约适用范围,采用排除适用范围的方法即a遗嘱方式b遗嘱能力c与夫妻财产有关的问题d与继承无直接关系而产生或转移的权利和财产等不适用。 ②准据法,公约采用了同一制即将死者遗产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区分遗产中的动产与不动产。 ③继承协议公约明确规定了继承协议的定义。 ④一般规则公约排除了反致但规定允许转致。 4、论确定涉外民事管辖权的原则答:涉外民事管辖权是指一国法院依国际条约和国内法受理和审判涉外民商事案件的权限。 其核心问题是一国法院依据何原则或标准取得涉外案件管辖权。 可以看出,确定国际民事案件管辖权的依据何原则只能是国际条约何国内立法。 因此,除依国际条约的规定确定管辖权外,应依据各国国内立法以下列原则确定管辖权:①“属人管辖”原则。 即以当事人的国籍确定管辖权。 主要适用于与人身有关联的案件,特别是离婚、监护、亲子、继承等案件;②“属地管辖”原则,即一国法院依据本国与某涉外民事案件的地域联系而行使管辖权。 主要适用于受案法院能够控制被告或其财产的案件,以物之所在地为连接因素的案件以及以诉讼原因发生地为联系因素的案件;③“专属管辖”原则。 即对涉及本国公共利益或出于保护本国当事人利益规定某些民事案件为本国法院专属管辖,排除他国法院的管辖权。 主要适用于对本国公共秩序何本国当事人利益重大的民事案件;④“协议管辖”原则。 即依据当事人达成的管辖权协议或条款,将其争议交由某一国法院审理。 是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民事诉讼中的体现,也是对属人管辖何属地管辖的变更何补充。 主要适用于有关合同或财产权益争议案件;⑤“平行管辖”原则。 即在多国法院有管辖权的情况下,当事人选择一国法院审理案件。 主要适用于合同或财产权益争议案件。 5、试论我国关于涉外侵权损害赔偿法律适用原则的规定。 答:侵权行为之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这是我国处理涉外侵权行为之债法律适用问题的一般原则。 侵权行为地的认定,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损害结果发生地,如果两者不一致,由人民法院选择适用。 当事人双方国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国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适用当事人本国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不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发生的侵权行为是侵权行为的,不作为侵权行为处理。 6、论《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 1.《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1958年6月10日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会议通过,1959年6月?日生效。 该公约的主要内容有:(1)公约适用于:所有缔.约国承认当事人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并根据公约的规定和被申请执行地的程序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 (2)公约将“外国仲裁裁决”定义为:在被申请承认和执行地所在国以外国家领土内作成的仲裁裁决;在被申请承认和执行所在国领土内作成的裁决但该国不认为是本国的仲裁裁决。 (3)公约规定了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条件。 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得拒绝承认和执行:缺乏有效的仲裁条款或仲裁协议;被诉人没有得到适当的通知,以致未能对案件有申辩的机会;裁决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仲裁庭的组成或仲裁程序与双方当事人的协议不相符合,或双方当事人无协议时与仲裁地国家的法律不相符合;裁决尚未生效或已被仲裁地国家撤销;裁决的争议依照执行地国家的法律属于不得提交仲裁的事项;裁决的内容违反了执行地国家的公共秩序。 (4)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依被申请执行地国家的程序规则,在承认和执行本公约缔约国所作出的裁决时,不得提出比承认和执行本国仲裁裁决过苛刻之附加条件或征收过多之费用。 三、案例分析题1、1986年4月30日,大连市土产进出口公司和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塑料编织袋买卖合同,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向大连市土产进出口公司购买110吨塑料编织袋,价格条件CIF950美元/吨,装期1987年2-3月。 大连市土产进出口公司按照合同交付的第一批货物于1987年2月27日在大连港装运,第二批货物分两批于同年3月7日和3月27日在大连港装运。 对上述两批货物,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均自提单开出之日起90天内信用证付款。 但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收到货物后以大连市土产进出口公司违约为由,申请挪威王国法院扣押上述两份信用证项下款项。 据此,开证行东方惠理银行已书面通知中国银行,该两批货物价款至今未付。 大连市土产进出口公司因此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合同,判令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支付拖欠的货款。 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未提出抗辩。 请问:1)本案大连市土产进出口公司向中国法院起诉,当地中国法院是否有管辖权?2)本案能否适用中国法律,其法律依据是什么?答:1)中国法院有管辖权。 本案合同纠纷,虽然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己抢先在挪威王国法院申请扣押应付给大连市土产进出口公司的货款,但由于双方在合同中并未约定管辖法律,大连市土产进出口公司就合同纠纷在合同履行地所在地的中国法院起诉,该地的中国法院有管辖权。 2)关于法律适用。 本案双方当事人未在合同中约定法律适用条款,因此,根据《民法通则》第145条规定,本案应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由于本案合同签订地在中国,起运港在中国,而且按照CIF价格条件是由作为卖方的甲公司自付运费、保险费并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的风险,故本案中与合同由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是中国,应适用中国法律。 2.澳大利亚公民方某于1990年8月底来中国广东观光旅游,在此期间与原告中国公民柳某相识并建立了恋爱关系。 方某在广东观光两、三天后便返回了澳大利亚。 1991午7月17日,方某再次来到广东,与柳某相处一个星期后,便于同月25日在广州市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由于双方婚前相处的时间短,彼此了解不够,且婚后柳某拒绝与方某同居,双方无法建立起夫妻感情,双方互相埋怨。 1991年8月2日,柳某以双方婚前了解不够,感情基础差,婚后无法建立起感情,夫妻关系无法维持为理由,向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方某离婚。 方某在答辩中也认为双方大妻关系确难以维持,表示同意离婚,但要求将婚后所购的录像机一部归其所有。 柳某对此表示同意。 请问:1)本案当事人能否依照行政程序办理离婚?2)对于本案,受理法院有无管辖权?如有,应适用何国法律审理?答:1)在中国,根据民政部发布的《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第6条的规定,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在华要求离婚的,不论是双方自愿离婚还是一方要求离婚,一律按诉讼程序办理,不适用行政程序办理,即此种离婚不能按向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的程序获得离婚的法律效果。 2)中国公民对不在中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离婚之诉,属于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该诉讼由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因此对于本案,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7条的规定,中国公民和外国人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本案应适用中国婚姻法审判。 3、边某和王某夫妻二人均为中国公民,婚后旅居巴西。 因发生婚姻纠纷,巴西法律又不允许离婚,夫妻二人于1986年按巴西法律规定的方式达成长期分居协议,并请求中国驻巴西大使馆领事部予以承认和协助执行。 问:我国应否承认和协助执行边、王二人达成的分居协议?为什么?答:我国驻外使馆办理中国公民间的有关事项应当执行我国法律,该分居协议不符合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故不能承认和协助执行。 该分居协议系按照巴西法律允许的方式达成的,故只能按照巴西法律规定的程序向巴西有关方面申请承认。 边、王二人的分居协议是按照巴西法律达成的,巴西不准离婚的法律与我国婚姻法的有关规定相抵触,承认和协助执行边、王二人达成的分居协议有悖我国的公共秩序,所以我国不能承认边、王二人分居协议的效力。 一国法院及一国驻外使馆承认与执行的只能是一国法院的判决或仲裁机构的裁决,而不能是当事人之间的协议。 4.1997年8月,法国商人比尔从武汉市某大酒店打的到火车站。 车到站后,比尔将一装有贵重物品的手提包遗忘在出租车内。 司机凌某发现皮包后,寻找失主,未果。 比尔丢包后,在武汉人民广播电台《武汉晚报》上播发寻物启事,称送还丢失皮包将给以酬谢,并公布了联系方式。 第二天,凌某将皮包送还比尔。 比尔兑现承诺,付了酬金。 比尔皮包失而复得后,委托中国籍的范女士向武汉市公管处投诉。 公管处几经周折,查到收受酬金的凌某。 公管处通知凌某到公管处说明情况。 凌某承认接受酬金的事实,并写下拾物经过。 3月10日,凌某将酬金交到公管处,由公管处交给失主。 公管处以举报待查为由,暂扣出租车凌某上岗证,要求在指定时间和指定地点接受处理。 凌某感到委屈,遂向武汉市汉口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公管处返还酬金。 法院受理案件后,进行了审理。 问:1)本案中的涉外民事关系应以何国法律作准据法?答:比尔乘坐出租汽车,与凌某构成涉外运输合同关系。 依据最密切联系的原则,这一法律关系的准据法是中国法律。 比尔发布悬赏广告,凌某归还皮包,这构成悬赏合同关系,依据最密切联系的原则,应以中国法律为准据法。 比尔皮包失而复得后,委托代理人进行投诉,使凌某在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交出酬金,比尔索要酬金构成不当得利。 这一法律关系适用国际惯例、中国法律作准据法。 5.美国籍人爱默生根据来到中国某大学任教。 任教期间与在该大学任教的中国女教师田某结婚。 婚后,因双方性格不和等因素,爱默生向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 起诉后。 爱默生任教期满,准备回国。 爱默生向法院提出,委托同在该校任教的美国籍教师或委托美国驻上海领事馆领事代理诉讼。 问:在本案中,爱默生委托他人代为诉讼的做法是否正当,为什么?答:爱默生的做法是正当的。 在我国,中国公民可以接受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 我国对在我国的外国人实行国民待遇,允许外国人委托与之有同一国籍的外国人担任诉讼代理人。 外国驻华大使馆、领事馆官员,可以接受本国公民的委托,以个人名义担任诉讼代理人。 根据我国参加的《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规定,当作为当事人的外国人不在我国境内、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适时到我国法院出庭时,该外国的驻华领事可以在没有委托的情况下,直接以领事名义担任其代表或安排代表在我国法院出庭。 6.中国公民钱某,1992年到日本留学。 1995年回国前夕,在上班途中,被运货卡车撞倒,经抢救无效死亡。 钱某的妻子利某以全权代理人的身份在钱某弟弟的陪同下到日本料理后事。 经协商,日本方面赔偿500万日元。 回过后,为遗产分配一事,利某与钱某的家人发生争执,协商未果。 钱某的家人以利某及其女为被告,诉至当地人民法院。 问:本案应如何适用法律?说明理由。 答:本案应以日本法律为准据法。 钱某死亡前未留遗嘱,其继承属法定继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9条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的规定,日本法律应为本案的准据法。 钱某有两处住所。 一处是位于中国的法定住所,一处是位于日本的临时住所。 因李某在日本已居住两年,日本的临时住所视为住所。 根据中国有关法律规定,李某死亡时的住所是在日本的住所。

用EDA毕业设计做四层电梯怎么做,要作出实物来的,有没有程序,求助

您好,第二章 电梯的硬件设计2.1电梯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本系统是主要由PLC、变频器、控制箱、显示器、拽引电动机组成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Variable Voltage Variable Frequency,简称VVVF)。 通过PLC去控制电梯的运行方式,可以使得控制系统的可靠行更高,结构显得更加紧凑。 本系统的硬件框图如图3-1所示。 图2-1 PLC电梯联动控制系统硬件框图从图3-1可以看出,该系统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电梯控制的逻辑部分由PLC来实现。 通过分析研究电梯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控制规律,从而设计开发出电梯联动控制程序,使得PLC能够控制电梯的运行操作。 电梯的调速部分则选用高性能的矢量控制变频器,配以脉冲发生器(编码器)测量鼠笼式拽引电动机的转速,从而够成电机的闭环矢量控制系统,实现鼠笼式拽引机电动机交流变频调速(Variable Voltage Variable Frequency,简称VVVF)运行。 PLC首先接收来自电梯的呼梯信号、平层信号,然后根据这些输入信号的状态,通过其内部一系列复杂的控制程序,对各种信号的逻辑关系有序的进行处理,最后向直流门控电机、变频器和各类显示器适时地发出开关量控制信号,对电梯实施控制。 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由于电梯的控制属于随机性控制,各种输入信号之间、输出信号之间以及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联性很强,逻辑关系处理起来非常复杂,这就给PLC的编程带来很大难度。 在PLC向变频器发出开关量控制信号的同时,为了满足电梯的要求,变频器又需要通过鼠笼式拽引电动机同轴连接的脉冲发生器和PG卡,对电动机完成速度检测及反馈,形成闭环系统。 脉冲发生器输出脉冲,PG卡接收到脉冲以后,再将此反馈给变频器内部,以便进行运算调节。 根据脉冲的相序,可判断出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并可以根据脉冲的频率测得电动机的转速。 2.1.1硬件电路图2-2 硬件接线图其各部分功能说明如下;Q1—三相电源断路图K1—电源控制接触器K2—负载电机通断控制接触器VS—变频器BU—制动单元RB—能耗制动电阻M—主拖动拽引电机2.1.2主电路主电路由三相交流输入、变频驱动、拽引机和制动单元几部分组成。 由于采用交-直-交电压型变频器,在电梯位势负载作用下,制动时回馈的能量不能送回电网,为限制泵升电压,采用受控能耗制动方式。 2.1.3PLC控制电路PLC接收来自操纵盘和每层呼梯盒的召唤信号、轿厢和门系统的功能信号以及井道和变频器的状态信号,经程序判断与运算实现电梯的集选控制。 PLC在输出显示和监控信号的同时,向变频器发出运行方向、启动、加/减速运行和制动停梯等信号。 2.2电梯的速度控制曲线电梯作为一种载人工具,在位势负载状态下,除要求安全可靠外,还要求运行平稳,乘坐舒适,停靠准确,电梯的运行速度应当符合图2-3所示,平层误差应符合表2-1所示:Vm电梯运行额定速度Vp 平行爬层慢车速度图2-3 电梯运行速度曲线图表2-1平层误差范围高速梯快速梯低速梯m/s≤±5≤±10≤0.5>0.5≤±15≤±30采用变频调速双环控制可基本满足要求,但和国外高性能电梯相比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本设计正是基于这一想法,利用现有旋转编码器构成速度的同时,通过变频器的PG卡输出与电机速度及电梯位移成比例的脉冲数,将其引入PLC的高速计数输入端口,通过累计脉冲数,经式计算出脉冲当量,由此确定电梯位置。 电梯位移h=SI式中I:累计脉冲数S:脉冲当量S=IpD/(pr)(1)本系统采用的减速机,其减速比1=1/20,拽引轮直径D=580mm,电机额定转速ne=1450r/min,旋转编码器每转对应脉冲数p=1024,PG卡分频比r=1/18,带入式(1)得S=1.6mm/脉冲2.3 拖动电动机的选择电动机的选择包括选择电动机的种类、结构形式及各种额定参数。 电动机选择的基本原则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应满足生产机械的要求,要与负载特性相适应。 保证运行稳定且具有良好的启动性能和制动性能。 工作过程中电动机容量能得到充分利用,使其温升尽可能达到或接近额定温升值。 电动机结构形式要满足机械设计提出的安装要求,适合周围环境工作条件的要求。 根据生产机械调速要求选择电动机在一般情况下选用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或双速三相电动机;在既有一般调速又要求起动转矩大的情况下,选用三相绕线型异步电动机;当调速要求高时选用直流电动机或带变频调速的交流电动机来实现。 综上,电梯的曳引电动机选择三相绕线型异步电动机,门机可选择变频调速的交流电动机。 电动机结构形式的选择根据不同工作环境选择电动机的防护形式。 开启式适用于干燥、清洁的环境;防护式适用于干燥和灰尘不多,没有腐蚀性和爆炸性气体的环境;封闭自扇冷式与他扇冷式用于潮湿、多腐蚀性灰尘、多风雨侵蚀的环境;全封闭用于浸入水中的环境;隔爆式用于有爆炸危险的环境中。 综上,机房和井道的工作环境干燥和灰尘不多,没有腐蚀性和爆炸性气体,因此曳引电动机和门机电动机均选择防护式;电动机额定电压的选择电动机额定电压应与供电电网的供电电源电源一致。 电梯均采用三相五线制,因此曳引电动机额定电压380V,门机电源可以和光幕或安全触板电源共用,因此选择220V额定电压。 电动机额定转速的选择对于额定功率相同的电动机,额定转速越高,电动机尺寸、重量和成本愈低,因此在生产机械所需转速一定的情况下,选用高速电动机较为经济。 但由于拖动电动机转速越高,传动机构转速比较大,传动机构越复杂。 因此应综合考虑电动机与传动机构两方面的多种因素来确定电动机的额定转速。 通常采用较多的同步转速为1500r/min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电动机容量的选择电动机的容量反映了它的负载能力,它与电动机的允许温升和过载能力有关。 允许温升是电动机拖动负载时允许的最高温升,与绝缘材料的耐热性能有关;过载能力是电动机所能带最大负载能力,在直流电动机中受整流条件的限制,在交流电动机中由电动机最大转矩决定。 实际上,电动机的额定容量由允许温升决定。 电动机容量的选择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分析计算法,另一种是调查统计类比法。 分析计算法根据生产机械负载图求出其负载平均功率,再按负载平均功率的(1.1~1.6)倍求出初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对于系数的选用,应根据负载变动情况确定。 大负载所占分量多时,选较大系数;负载长时间不变或变化不大时,可选最小系数。 对初选电动机进行发热校验,然后进行电动机过载能力的校验,必要时还要进行电动机起动能力的校验。 当校验合格时,该额定功率电动机符合负载要求;若不合格,再另选一台电动机重新进行校验,直至合格为止。 此方法计算工作量大,负载图绘制较为困难。 对于较为简单、无特殊要求、一般生产机械的电力拖动系统,电动机容量的选择往往采用调查统计类比法。 统计类比法将各国同类型、先进的机床电动机容量进行统计和分析,从中找出电动机容量与主要参数间的关系,再根据我国国情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来确定电动机容量。 这是一种实用方法。 2.4 速度控制本方法是利用PLC扩展功能模块D/A模块实现的,事先将数字化的理想速度曲线存入PLC寄存器,程序运行时,通过查表方式写入D/A,由D/A转换成模拟量后将、理想曲线输出.加速给定曲线的产生由于电梯逻辑控制部分程序最大,而PLC运行采用周期扫描制,因而采用通常的查表方法,每次查表的指令时间间隔过长,不能满足给定曲线的精度要求。 在PLC运行过程中,其PLC与各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用户程序的执行、信息采集、控制量的输出等操作都是按照固定的顺序以循环扫描的方式进行的,每个循环都要对所有功能进行查询、判断、和操作。 2)减速制动曲线的产生为保证制动过程的完成,需在主程序中进行制动条件判断和减速点确定。 在减速点确定之前,电梯一直处于加速或稳速运行过程中。 加速过程由固定周期中断完成,加速到对应模式的最大值之后,加速程序运行条件不再满足,每次中断后,不再执行加速程序,直接从中断返回。 电梯以对应模式的最大值运行,在该模式减速点到后,产生高速计数中断,执行减速服务程序。 在该中断服务程序中修改计数器设定值的条件,保证下次中断执行。 2.5 I/O点数分配及PLC的型号的选择分配I/O点之前,首先要了解有哪些输入输出点,图3.4 五层电梯的简化模型和控制柜示意图,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输入的大致分布情况。 图2.4 五层电梯的简化模型和控制柜示意图2.5.1I/O接口模块S7-200的接口模块主要有数字量I/O模块、模拟量I/O模块和通信模块。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模块。 数字量I/O模块的选择电梯逻辑控制系统的控制核心是PLC,哪些信号需要输入至PLC,PLC需要驱动哪些负载,以及采用何种编程方式,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其内部I/O点数的分配。 因此,I/O点数的确定,是设计整个PLC电梯控制系统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决定着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也是系统软件编写的前提。 (二)模拟量I/O模块的选择模拟量I/O模拟的主要功能、是数据转换,并与PLC内部总线相连,同时为了安全也有电气隔离功能。 模拟量输入(A/D)模块是将现场由传感器检测而产生的连续的模拟量转换成PLC内部接受的数字量;模拟量输出(D/A)模块是将PLC内部的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信号输出。 典型模拟量I/O模块的量程为-10V~+10V、0~+10V、4~20mA等,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同时还应考虑其分辨率和转换精度等因素。 (三)特殊功能模块的选择目前,PLC制造厂家相继推出了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I/O模块,有的还推出了自带CPU的智能型I/O模块,如高速计数器、凸轮模拟器、位置控制模块、PID控制模块、通信模块等。 2.5.2统计I/O点数输入信号有31个,考虑到有15%的备用点,即31×(1+15%)=35.65,取整数36,共需36个输入点。 输出信号有31个,考虑到有15%的备用点,即31×(1+15%)=35.65,取整数36,因此共需36个输出点。 2.5.3 PLC程序中I/O点的定义在编程过程中,所用到的I/O地址分配如表2-2所示。 编程过程可分为电梯内部和电梯外部两分进行。 输入输出点分配下表:表2-2 符号明细参数表输入、输出点分配表输入点对应信号输出点对应信号I0.1外呼按钮1上Q0.0KM1电动机正转I0.2外呼按钮2上Q0.1——I0.3外呼按钮2下Q0.2KM2电动机反转I0.4外呼按钮3上Q0.3KV线圈及故障I0.5外呼按钮3下Q0.4上行指示I0.6外呼按钮4上Q0.5下行指示I0.7外呼按钮4下Q0.6开门指示I1.0外呼按钮5下Q0.7关门指示I1.1内呼按钮去1楼Q1.01上外呼指示I1.2内呼按钮去2楼Q1.12上外呼指示I1.3内呼按钮去3楼Q1.22下外呼指示I1.4内呼按钮去4楼Q1.33上外呼指示I1.5内呼按钮去5楼Q1.43下外呼指示I1.61楼平层信号Q1.54上外呼指示I1.72楼平层信号Q1.64下外呼指示I2.03楼平层信号Q1.75下外呼指示I2.14楼平层信号Q2.0内呼按钮去1楼指示I2.25楼平层信号Q2.1内呼按钮去2楼指示I2.3上下限位Q2.2内呼按钮去3楼指示I2.4轿厢内开门按钮Q2.3内呼按钮去4楼指示I2.5轿厢内关门按钮Q2.4内呼按钮去5楼指示I2.6热继电器Q2.5LED层显示a段I2.7——Q2.6LED层显示b段I3.0一楼上行减速接近开关Q2.7LED层显示c段I3.1二楼上行减速接近开关Q3.0LED层显示d段I3.2二楼下行减速接近开关Q3.1LED层显示e段I3.3三楼上行减速接近开关Q3.2LED层显示f段I3.4三楼下行减速接近开关Q3.3LED层显示g段I3.5四楼上行减速接近开关Q3.4加速继电器I3.6四楼下行减速接近开关Q3.5低速继电器I3.7五楼下行减速接近开关Q3.6快速继电器2.5.4程序中使用的内部继电器说明程序中使用的内部继电器说明见下表:表2-3 符号明细参数表内部继电器说明内部继电器说明M0.01楼上升外呼按钮用,用于记忆外呼按钮呼梯信号,平层解除M4.0上升综合信号M0.12楼上升M4.1M0.22楼下降M4.2M0.33楼上升M4.3M0.43楼下降M4.4下降综合信号M0.54楼上升M4.5M0.64楼下降M4.6M0.75楼下降M4.7M5.11楼平层平层用,用于记忆平层信号,被其他平层信号解除M1.6上升记忆信号M5.22楼平层M1.7下降记忆信号M5.33楼平层M6.11层有效开门信号M5.44楼平层M6.22层有效开门信号M5.55楼平层M6.33层有效开门信号M1.1内呼去1楼用于要去的楼层,平层时解除M6.44层有效开门信号M1.2内呼去2楼M6.55层有效开门信号M1.3内呼去3楼M6.6已正常开关门记忆信号M1.4内呼去4楼M7.11层手动开关M1.5内呼去5楼M7.22层手动开关M2.01楼上升开关门有效外呼M7.33层手动开关M2.12楼上升M7.44层手动开关M2.22楼下降M7.55层手动开关M2.33楼上升M7.6各层手动开门信号综合M2.43楼下降T34电梯加速时间M2.54楼上升T37开门时间M2.64楼下降T38关门时间M2.75楼下降T39运行后不在平层的时间M3.1内呼去1楼开关门有效内呼T40无人乘坐回基站的时间M3.2内呼去2楼 M3.3内呼去3楼 M3.4内呼去4楼 M3.5内呼去5楼 2.5.5PLC的型号选择选择能满足控制要求的适当型号的PLC是应用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目前,国内外PLC生产厂家的PLC品种已达数百种,其性能各有特点。 所以,在设计时,首先要尽可能考虑采用熟悉的PLC。 的型号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选型时应选择最佳的性能价格比,具体应考虑以下几点。 (1.)性能与任务相适应对于开关量的控制的应用系统,当对控制速度要求不高时,如对小型泵的顺序控制、单台机械的自动控制等,可选用小型PLC(如SIEMENS公司S7-200系列CPU224型PLC)就能满足要求。 对于以开关量控制为主,带有部分模拟量控制的应用系统,如工业生产中常遇到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连续量的控制,应选用带有A/D转换的模拟量输入模块和带D/A转换的模拟量输出模块,配接相应的传感器、变送器(对温度控制系统可选用温度传感器直接输入的温度模块)和驱动装置,并且选择运算功能强的小型PLC,(如SIEMENS公司的S7-300系列PLC)。 对于控制比较复杂的中大型控制系统,如闭环控制、PID调制、通信联网等,可选用中、大型PLC(如SIEMENS公司的S7-400系列PLC)。 当系统的各个控制对象分布在不同的地域时,应根据各部分的具体要求选择PLC,以组成一个分布式的控制系统。 (2)PLC的处理速度应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PLC工作时,从输入信号到输出控制存在着滞后现象,即输入量的变化,一般要在1或2个扫描周期之后才能反映到输出端,这对于一般的工业控制是允许的。 但有些设备的实时性要求较高,不允许有较大的滞后时间。 例如PLC的I/O点数在几十2到几千点范围内,这时用户程序的长短对系统的响应速度会有较大的差别。 滞后时间应控制在几十毫秒之内,应小于普通继电器的动作时间(普通继电器的动作时间约为100ms),否则就没有意义了。 通常为了提高PLC的处理速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选择CPU处理速度快的PLC,使执行一条基本指令的时间不超过0.5us;优化应用软件,缩短扫描周期;采用高速响应模块,例如高速计数模块,其响应的时间可以不接受PLC扫描周期的影响,而只取决于硬件的延时。 (3)在线编程和离线编程的选择小型PLC一般使用简易编程器。 它必须插在PLC上才能进行编程操作,其特点是编程器与PLC共用一个CPU,在编程器上有一个“运行/监控/编程(RUN/MONITOR/PROGRAM)”选择开关,当需要编程或修改程序时将选择开关转到“编程(PROGRAM)”位置,这时PLC的CPU不执行用户程序,只为编程器服务,这就是“离线编程”。 当编程好后再把选择开关转到“运行(RUN)”位置,CPU则去执行用户程序,对系统实施控制。 简易编程器结构简单、体积小,携带方便,很适合在生产现场调试、修改程序用。 图形编程器或者个人计算器与编程软件包配合可实现在线编程。 PLC和图形编程器各有自己的CPU,编程器的CPU可随时对键盘输入的各种编程指令进行处理。 PLC的CPU主要完成现场的控制,并在一个扫描周期的末尾与编程器通信,编程器将编好或修改好的程序发送给PLC,在下一个扫描周期,PLC将按照修改后的程序或参数控制,实现“在线编程”。 图形编程器价格较贵,但它功能强,适应范围广,不仅可以用指令语句编程,还可以直接用梯形图编程,并可存入磁盘或用打印机打印出梯形图和程序。 一般大、中型PLC多采用图形编程器。 使用个人计算机进行在线编程,可省去图形编程器,但需要编程软件包的支持,其功能类似于图形编程器。 根据控制要求PLC控制系统选择SIEMENS公司S7-200系列CPU226,因为I/O点数不够,另外选择扩展模块EM221。 第三章 电梯的软件设计3.1系统的软件设计系统的软件设计因控制任务的难易程度不同而异,也因人而易。 具体是用梯形图还是用语句表编程或使用功能图编程,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a)有些PLC使用梯形图编程不是很方便(例如书写不方便),则可用语句表编程,但梯形图比语句表直观。 b)经验丰富的人员可用语句表直接编程,就像使用汇编语言一样。 c)如果是清晰的单顺序或并发顺序的控制任务,则最好用功能图来设计程序。 整个系统软件是一个整体,其质量的 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可编程控制的性能。 很多情况下 ,通过改进系统软件就可以在不断增加任何设备的条件下大大改善可编程控制器的性能,例如,S7-200系列在推出后,西门子公司不断的将其系统软件进行完善,使其功能越来越强。 软件设计可以与现场施工同步进行,即在硬件设计完成 以后,同时进行软件设计和现场施工,这样可以保证程序的正确运行。 3.1.1电梯控制的PLC外部接线图根据I/O接口分配情况,可画出PLC外部接线图,如3-1所示。 3-1电梯的硬件接线图3.1.2电梯的流程图电梯的流程图(如图3.2)3.2 电梯流程图3.2电梯的基本功能3.2.1电梯内部部件功能简介在电梯内部,应该有5个楼层(1~5)按钮、开门和关门按钮以及楼层显示器、上升和下行显示器。 当乘客进入电梯后,电梯内应该有能让乘客按下的代表其要去的目的地楼层按钮,称为内呼按钮。 电梯停下时,应具有开门、关门的功能,即电梯门可以自动开门、关门的按钮,使乘客可以在电梯停下时随时地控制电梯的开门与关门。 电梯内部还应配有指示灯,用来显示电梯现在所处的状态,既电梯是上升还是下降以及电梯处在楼层的第几层,这样可以使电梯里的乘客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离自己要到的楼层还有多远,电梯是上升还是下降等。 3.2.2电梯的外部部件功能简介电梯的外部共分5层,每层都应该有呼叫按钮、呼叫指示灯、上升和下降指示灯及楼层显示器。 呼叫按钮是乘客用来发出呼叫的工具,呼叫指示灯在完成相应的呼叫请求之前应一直保持为亮,它和上升指示灯、下降指示灯、楼层显示器一样,都是用来显示电梯所处的状态的。 5层楼电梯中,1层只有上呼叫按钮,5层只有下呼叫按钮,其余3层都同时具有上呼叫和下呼叫按钮。 而上升、下降指示灯以及楼层显示器,5层电梯均应该相同。 3.2.3电梯的初始状态、运行中状态和运行后状态分析1)电梯的初始状态。 为了方便分析,假设电梯位于1层待命,各层显示器都被初始化,电梯处于以下状态:a) 各层呼叫灯均不亮。 b) 电梯内部及外部各楼层显示器均为“1”。 c) 电梯内部及外部各层电梯门均关。 2)电梯在运行过程中:a) 按下某层呼叫按钮(1~5层)后没,该层呼叫灯亮,电梯响应该层呼叫。 b)电梯上行或下行直至该层。 c)各楼层显示随电梯移动而改变,各层指示灯也随之而变。 d)运行中电梯门始终关闭,到达指定层时,门才打开。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支持其他呼叫。 3)电梯运行后状态:在到达指定楼层后,电梯会继续待命,直至新命令产生。 a)电梯在到达指定楼层后,电梯门会自动打开,经一段延时自动关闭,在此过程中,支持手动开门或开门;b)各楼层显示植为该层所在位置,且上行与下行指示灯均灭。 3.3实际运行中的情况分析实际中,电梯服务的对象是许多乘客,乘客乘坐电梯的目的是不完全一样的,而且,每一个乘客呼叫电梯的时间有前有后,因此,我们将电梯在实际中的各种具体情况加以分类,做出分析,以便于编制程序。 3.3.1 分类分析电梯上行分析。 若电梯在上行过程中,某楼层有呼叫产生时,可分以下两种情况:若呼叫层处于电梯当前运行层之上目标运行层之下,则电梯应在完成前一指令之前先上行至该层,完成该层呼叫后再由近至远的完成其他各个呼叫运作。 呼叫层处于电梯当前运行层下,则电梯在完成前一指令之前不响应该指令,直至电梯重新处于待命状态为止。 电梯下行分析。 若电梯在下行过程中,楼层有呼叫产生时,可分以下两种情况:若呼叫层处于电梯当前运行之下目标运行层之上,则电梯应在完成前一指令之前先下行至该层,完成该层呼叫后再由近至远地完成其他各个呼叫动作。 若呼叫层处于电梯运行层之上,则电梯在完成前一指令之前不响应该指令,直至电梯重新处于待命状态为止。 3.3.2 总结规律由以上各种分析可以看出,电梯在接受指令后,总是由近至远地完成各个呼叫任务。 电梯机制只要依此原则进行设计动作,就不会在运行时出现电梯上下乱跑的情况了。 在分析的同时,我们也知道了电梯系统中哪些是可人工操作的设备。 在电梯的内视图中,其中包括1个楼层显示灯、开门按钮、关门按钮、1层到5层的呼叫按钮以及电梯的上升和下降状态指示灯等。 外视图中,1层有1个上呼叫按钮,5层有1个下呼叫按钮,2、3和4层有上、下呼叫按钮个1个,每个呼叫按钮内部都有1个相应的指示灯,用来表示该呼叫是否得到响应。 3.3.3 电梯的控制要求接受每个呼叫按钮(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呼叫)的呼叫命令,并做出相应的响应。 电梯停在某一层(例如3层)时,此时按动该层(3层)的呼叫按钮(上呼叫或下呼叫),则相当于发出打开电梯门命令,进行开门的动作过程;若此时电梯的轿箱不在该层(在1、2、4、5层),则等到电梯关门后,按照不换向原则控制电梯向上或向下运行。 电梯运行的不换向原则是指电梯优先响应不改变现在电梯运行方向的呼叫,直到这些命令全部响应完毕后才响应使电梯反方向运行的呼叫。 例如现在电梯的位置在1层和2层之间上行,此时出现了1层上呼叫、2层下呼叫和3层上呼叫,则电梯首先响应三层上呼叫,然后再依此响应2层下呼叫和1层上呼叫。 电梯在每一层都有1个行程开关,当电梯碰到某层的行程开关时,表示电梯已经到达该层。 当按动某个呼叫按钮后,相应的呼叫指示灯亮并保持,直到电梯响应该呼叫为止。 当电梯停在某层时,在电梯内部按动开门按钮,则电梯门打开,按动电梯内部的开门按钮,则电梯门关闭。 但在电梯行进期间电梯门是不能被打开的。 当电梯运行到某层后,响应的楼层指示灯亮,直到电梯运行到前方一层时楼层指示灯改变。

本文原创来源:电气TV网,欢迎收藏本网址,收藏不迷路哦!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