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处理应用程序中的200中断问题以及定时子程序设计详解》 (如何有效处理环境监测数据异常和违规行为)

文章标题:如何有效处理应用程序中的中断问题与环境监测数据异常的应对策略——以定时子程序设计与环境监测为例 如何有效处理应用程序中的200中断问题以及定时子程序设计详解

一、引言

在应用程序开发与运行的过程中,中断问题一直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方面。
它们可能导致程序执行流程受到干扰,从而影响应用程序的性能和稳定性。
特别是在环境监测这类对实时性要求极高的领域,如何有效处理中断问题以及应对监测数据异常,对于确保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并重点介绍定时子程序设计的原理及其在环境监测数据异常处理中的应用。

二、应用程序中的中断问题及其处理策略

1. 中断的概念与分类

中断是计算机在执行程序过程中,因特定事件或请求而暂停当前程序,转而去执行另一段程序的过程。
中断可分为硬件中断和软件中断两大类。
硬件中断通常由外部设备引起,如输入输出设备;软件中断则通常由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自身触发。

2. 中断问题的识别与诊断

要有效处理中断问题,首先需要识别并诊断问题来源。
常见的方法包括查看日志文件、分析堆栈跟踪信息以及使用调试工具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定位到引发中断的代码位置,从而分析中断产生的原因。

3. 处理策略

在处理中断问题时,应遵循以下策略:

(1)优化程序设计,减少不必要的中断;
(2)合理安排中断处理程序的优先级;
(3)使用原子操作确保关键代码段不被中断打断;
(4)合理设计中断处理程序,确保快速响应并处理完中断。

三、定时子程序设计详解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 定时子程序设计的原理与流程

定时子程序设计是指通过设定特定时间间隔来触发程序执行特定任务的程序设计方法。
其原理通常利用定时器产生定时信号,触发程序执行预设任务。
设计流程包括设定定时器、编写定时任务、启动定时器以及处理定时任务等步骤。

2. 定时子程序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在环境监测领域,定时子程序设计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定时采集环境数据、定时分析数据趋势、定时上报数据等。
通过定时子程序设计,我们可以确保环境监测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从而及时发现环境异常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四、环境监测数据异常的识别与处理策略
为了应对环境监测数据异常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定时子程序设计来实现有效的识别和处理策略。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识别与处理策略:

1. 数据异常的识别方法:通过分析数据的波动性、对比历史数据、设置阈值等方法来识别异常数据。定时子程序可以定期执行这些识别操作,以便及时发现数据异常。例如可以设置定时器定期检查数据的合理性或周期性分析数据趋势等。一旦发现异常数据及时上报并触发相应的处理程序进行处理。这样可以确保系统对异常数据的快速响应和处理降低误报率并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通过重新采样校准测量设备调整算法优化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等措施来处理异常数据恢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关注环境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障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定时子程序设计可以定期调度清理异常的日志数据和检查监测系统运行状况维护系统健康运行状态预防问题的再次出现还可以有效防范和控制一些潜在的违规行为比如通过定时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非法篡改监测设备等行为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对环境造成破坏或污染通过优化程序设计使用加密算法和安全认证等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受到攻击或破坏同时定期更新系统和升级安全措施确保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满足环境安全需求;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和预警系统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法律保障从而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建立高效的应急预案机制以应对突发环境问题降低环境风险的发生和影响保证环境和公众安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全面提升环境治理的水平加强宣传推广引导公众参与共同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环境保护氛围从而实现生态环境和谐健康发展有利于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对应用程序中的中断问题和环境监测数据异常处理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定时子程序设计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定时子程序设计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好地应对环境问题保障环境安全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不断创新和优化定时子程序设计以适应新的环境和需求不断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构建美丽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五、结论综上所述有效处理应用程序中的中断问题和环境监测数据异常是确保应用程序正常运行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定时子程序设计我们可以实现对这些问题的有效处理本文详细介绍了定时子程序设计的原理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数据异常识别与处理策略希望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和探索新的技术与方法以更好地服务于环境保护事业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我们的力量。在上述工作中还需要注重数据的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涉及大量的个人和企业数据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保护数据安全加强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同时还需要注重跨领域合作和跨学科交流结合不同领域的技术和方法共同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目标。

六、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我们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未来,我们将继续研究并优化定时子程序设计,提高其在处理应用程序中断问题和环境监测数据异常方面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将关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加强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我们还将积极探索跨领域合作与跨学科交流,结合不同领域的技术和方法,共同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我们相信,在全体环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为构建美丽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七、参考文献

(根据实际研究过程参考的文献添加)

八、致谢

感谢为本研究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各位专家、同事及朋友,感谢他们的宝贵建议和指导。同时,也感谢为本研究提供资金的机构和组织。本研究成果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谨此致谢。

注:上述文章仅供参考和设计思路建议根据实际的学术研究和工作经验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以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如何进行项目的控制,确保项目进度

转载,供参考。 软件开发项目进度控制一、影响软件开发项目进度的因素要有效地进行进度控制,必须对影响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事先或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尽量缩小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偏差,实现对项目的主动控制。 软件开发项目中影响进度的因素很多,如人为因素、技术因素、资金因素、环境因素等等。 在软件开项目的实施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技术的因素归根到底也是人的因素。 软件开发项目进度控制常见问题主要是体现在对一些因素的考虑上。 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1、80-20原则与过于乐观的进度控制80-20原则在软件开发项目进度控制方面体现在:80%的项目工作可以在20%的时间内完成,而剩余的20%的项目工作需要80%的时间。 这个80%的项目工作不一定是在项目的前期,而可能是分布在项目的各个阶段,但是剩余的20%左右的项目工作大部分是在后期。 所以软件开发在进入编码阶段后会给人一种“进展快速”的感觉,使得项目经理、项目团队成员、用户以及高层领导产生了过于乐观的估计。 有些领导看到软件交付给用户了,就一块石头落地“总算交差了”,同时又可能撤出一些被认为不必要的人力资源。 但很多情况下这是为了对付用户不合理的交付期限要求而采用的不得已的措施。 这样的结果是拖延了后期的工作,同时如果软件还不成熟的话,会给用户造成不好的影响。 2、范围、质量因素对进度的影响软件开发项目比其他任何建设项目都会有更经常的变更,大概是因为软件程序是一种“看不见”又“很容易修改”的东东吧,用户是想改就改,造成需求的蔓延,项目经理有时还不知如何拒绝,加上要说“我能”的心理因素,一般都会答应修改。 这样集少成多,逐渐影响了项目进度。 如果某项工作在进度上表面上达到目标了,但经检验其质量没有达到要求,则必然要通过返工等手段,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增加时间的投入,实际上是拖延了进度。 不管是从横向或纵向来看,部分任务的质量会影响总体项目的进度,前面的一些任务质量中会影响到后面的一些任务质量。 3、资源、预算变更对进度的影响资源,最主要的还是人力资源,有时某方面的人员不够到位,或者在多个项目的情况下某方面的人员中途被抽到其他项目、或身兼多个项目、或在别的项目不能自拔无法投入本项目。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资源,就是信息资源,如某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用户可能提供不了,而是需要去收集或购买,如果不能按时得到,就会影响需求分析、设计或编码的工作。 其他资源,如开发设备或软件没有到货,也会对进度造成影响。 预算其实就是一种资源,它的变更会影响某些资源的变更,从而对进度造成影响。 4、低估了软件开发项目实现的条件低估软件开发项目实现的条件表现在低估技术难度、低估协调复杂度、低估环境因素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是低估技术难度。 软件开发项目团队成员,有时甚至是企业的高级项目主管也经常低估项目技术上的困难。 低估技术难度实际上也就是高估人的能力,认为或希望项目会按照已经制定的乐观项目计划顺利地实施,而实际则不然。 软件开发项目的高技术特点本身说明其实施中会有很多技术的难度,除了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来实施外,还要考虑为解决某些性能问题而进行科研攻关和项目实验;其次,低估了协调复杂度,也低估了多个项目团队参加项目时工作协调上的困难。 软件开发项目团队成员比较强调个人的智慧、强调个性,这给项目工作协调带来更多的复杂度。 当一个大项目由很多子项目组成时,不仅会增加相互之间充分沟通交流的困难,更会增加项目协调和进度控制上的困难。 另外,企业高级项目主管和项目经理也经常低估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包括用户环境、行业环境、组织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 低估这些条件,既有主观的原因,也会有客观的原因。 对项目环境的了解程度不够,造成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5、项目状态信息收集的情况由于项目经理的经验或素质原因,对项目状态信息收集的的掌握不足,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比较差。 另外其它一些原因也会造成这种现象。 某些项目团队成员报喜不报忧,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工作的不好的情况,例如软件程序的编制,可能会先编制一些表面的东西,现有界面,看起来好像完成任务了,实际上只是一个“原型系统”或展示系统。 给领导造成比较乐观的感觉。 如果项目经理或者管理团队没有及时地检查发现这种情况,将对项目的进度造成严重的影响。 当然,如果出现这种需要时时刻刻都互相提防的氛围,管理人员就应该从管理的角度,从制度的角度检讨一下,进行改进,让大家实事求是地进行沟通。 温伯格说:“无论你多么聪明,离开了信息,对项目进行成功的控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6、执行计划的严格程度没有把计划作为项目过程行动的基础,而是把计划放在一边,比较随意去做。 例如对于项目团队内部沟通或外部沟通,在计划中要说明清楚人员、周期、方式、方法,不能遗漏,但在实际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沟通没有按时或没有完整地达到所有项目干系人的情况。 若项目计划本身有错误,执行错误的计划肯定会产生错误。 如,计划制订者在计划系统框架设计考虑上的错误、进度安排上的失误等。 实际的项目实施中,除了这种错误之外,还可能因为项目执行上的错误,造成项目的麻烦。 例如,项目的客户及其他项目干系人没有及时为项目中出现的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或者所采取的措施的不适合具体的情况、没有效果或者有副作用等。 另外,如果在项目中的某项工作(如某个子系统或模块、组件)被转包给第三方开发后,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也会造成进度上的延误。 7、计划变更调整的及时性渐近明细是项目的特点,特别是对于软件开发项目,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过程。 开始时的项目计划可以先制定得比较粗一些,随着项目的进展,特别是需求明确以后,项目的计划就可以进一步的明确,这时候应该对项目计划进行调整修订,通过变更手续取得项目干系人的共识。 计划应该随着项目的进展而逐渐细化、调整、修正。 没有及时调整的计划或者是随意的不负责任的计划的项目是难以控制的。 在高技术行业,日新月异是主要特点,因此计划的制定需要在一定条件的限制和假设之下采用渐近明细的方式,随着项目的进展进行不断细化、调整、修正、完善。 对于较为大型的软件开发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可采用二次甚至多次 WBS 方法。 即根据总体阶段划分的总体 WBS ,需求调研阶段结束、概要设计完成后专门针对详细设计或编码阶段的二次 WBS 。 由于需求的功能点和设计的模块或组件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只有在概要设计完成以后才能准确地得到详细设计或编码阶段的二次 WBS ,根据代码模块或组件的合理划分而得出的二次 WBS 才能在详细设计、编码阶段乃至测试阶段起到有效把握和控制进度的作用。 有些项目的需求或设计做得不够详细,无法对工作任务的分解、均衡分配和进度管理起参考作用,因此要随着需求的细化和设计的明确,对项目的分工和进度进行及时的调整,使项目的计划符合项目的变化,使项目的进度符合项目的计划。 8、未考虑不可预见事件发生造成的影响假设、约束、风险等考虑“不周”造成项目进度计划中未考虑一些不可预见的事件发生。 例如软件开发项目还会因为项目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缺乏、人员生病、人员离职、项目团队成员临时有其他更紧急的任务造成人员流动等不可预见的事件对项目的进度控制造成影响(即项目按时完成是基于如下假设:人力资源不会缺乏、人员不会生病、人员不会流动)。 企业环境、社会环境、天灾人祸等事件对项目的进度控制造成影响。 对项目的假设条件、约束条件、风险及其对策等对于进度的影响在项目计划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也要不断地重新考虑有没有新的情况,新的假设条件、约束条件、潜在风险会影响项目的进度。 假设是通过努力可以直接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一定要解决才能保证项目按计划完成;约束一般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回避或弥补、取舍,如牺牲进度、质量等等;假设与约束是针对比较明确会出现的情况,如果问题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则应该在风险分析中列出,分析其出现的可能性、造成的影响、采取的措施。 实际上像没有考虑人的疾病、人员流动这些情况本身也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所有以外的情况都考虑完整,实际上也没有必要。 但有些诸如下班或节假日的加班时间都被安排用于项目工作的情况就会造成更多的项目不确定性。 在可能的情况下当然要对所有可能情况都做到有备无患,但是有的时候也要冒一定的风险,同时对于风险的防范也需要考虑如果防范的成本大于风险本身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则这种防范是没有必要的。 9、程序员方面的因素对进度的影响程序员方面有两种常见的心态影响了进度的控制:一是技术完美主义、二是自尊心。 技术完美主义的常见现象是,有些程序员由于进度压力、经验等方面的原因,会匆忙先做编码等具体的事情,等做到一定程度后会想到一些更好的构思,或者看到一些更好的技术的介绍,或者是觉得外部构架可以更加美化,或者是觉得内部构架可以更加优化,这样他们会私下或公开对软件进行调整,去尝试一下新的技术。 而是否使用这些新的技术对完成项目本身的目标并没有影响,相反可能带来不确定的隐患。 这种做法不是以用户的需求为本、或以项目团队的总体目标为本,可能对软件开发进度造成较大的影响。 自尊心的常见想象是,有些程序员在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倾向于靠自己摸索,而不愿去问周围那些经验更为丰富的人。 有些人也许会通过聊天室等方式匿名地向别人求教。 如果运气好会很快地解决,否则要花很多实践摸索。 而如果向周围的人求教,可能摸索几天的问题别人早就解决了。 10、未考虑软件开发过程的循环、迭代特性对软件开发的各个过程分类过于精细,制定进度计划时各项工作过于紧凑、没有弹性,造成的后果是,定期提交项目进度阶段报告的制度只有在表面上起到效果,按照计划的时间表提交阶段成果也只是在表面上起到效果。 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强行的规定会使人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如在项目计划中“规定”某个时间只能做某某类别的事情,那么严格执行的后果就是编码阶段就不能修改文档;另外错误的“里程碑”概念可能会使大家轻易地相信上一个阶段的工作成果都是“通过评审”最终定稿了,而实际上可能只是因为时间到了该提交的人提交、该评审的人评审了。 如果上下阶段是不同的人就根本不会去检查其中是否还有错误;如果上下阶段是同一个人,就可能非正式地修改上一阶段的错误,但占用的时间和精力却是下一阶段的,并且这样的修改时没有记录的。 这样关于阶段进度控制的措施实际上只是在表面上有效。 最为普遍的情况是,用户在合同中限定了提交软件系统的时间,实际上这个时间对完成项目任务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计划只能按照合同来进行,所以要不用户让步,要不只能按照时间的约定提交实际上还未完成的软件系统,完成系统的安装,但这时候的“完成阶段任务”只是一个表面现象,系统虽然安装了,但可能是没有经过严格彻底测试的,也可能是只完成了部分的功能,省略了某些功能,有些是整块功能省略,有的是省略了某些功能的某个过程,如数据录入里面隐含的数据录入前缺省值设置、数据录入检验等功能,而是实现了比较粗糙的功能。 这样,系统交付并不意味着项目的完成,而在项目交付之后还要花更多的时间。 11、其他因素以上这些因素是影响项目进度的几个主要方面,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影响因素。 其实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人的因素,这里的人包括所有与项目相关的人。 项目经理的素质、管理者的水平、用户的因素、项目成员的因素等等,都会对项目进度造成影响,这是因为由于软件开发的特性。 因为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举,只能在此分析一些常见的因素。 不可否认,软件开发项目进度可控性还是带有一定运气成分的。 特别是需要用户配合的那些软件开发项目,其可控性与用户的成熟度、软件应用领域的成熟程度和行业标准规范的完备程度有很大关系。 关于可控性方面会涉及到一些与客户打交道经验,虽然我们说,顾客是上帝、以顾客为中心,但并不是说我们要把主导权交给他们,而关键是我们如何去主导、引导、把握。 因此,项目控制的好坏与相关人员人际关系方面的经验也有关系。 尽管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我们的任务是首先分清哪些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是我们不能控制的。 项目经理一是要尽量扩大可控的领域,减少不可控的领域,二是不要在“不可控”上花太多时间,而是多花一些时间把可控的工作控制好,做好防范措施,减轻不可控因素对项目进度的影响。 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项目经理的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进度展开的。 进度控制的目标与成本控制的目标和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构成一个相互制约的三角关系,需要项目经理去平衡。 二、项目进度控制的目的项目进度控制和监督的目的是:增强项目进度的透明度,以便当项目进展与项目计划出现严重偏差时可以采取适当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已经归档和发布的项目计划是项目控制和监督中活动、沟通、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基础。 1、根据计划进行监控项目控制的第一个目的是根据计划对项目的各项活动进行监控,即根据已经制定并取得共识的软件开发项目计划来监控项目的实际表现和进度。 为此应该根据项目计划来监控项目计划参数的实际值,这些参数包括进度表、项目成本、工作量、工作产品和任务的属性、使用的资源、项目成员的知识和技能;根据项目计划来监控项目团队所作的承诺是否已经或可能兑现、原来的确定的风险是否可以避免或减少损失,是否有新的风险出现;根据项目计划来收集、管理、使用项目数据;根据计划监督项目干系人的参与情况,监控各项任务承担人的参与活动;定期进行必要的进度评审,确定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偏差、跟踪变更请求和问题报告直到变更或问题得到解决;在项目的里程碑对项目的成果进行评审。 2、管理纠正和预防措施项目控制的另外一个目的是管理纠正和预防措施,即当项目进度或者结果已经或即将与计划有严重偏差时,对需要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进行管理。 为此应当收集并且分析项目进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以此确定解决这些问题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对已经确定的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监控要实施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分析措施采取以后的结果,判断这些措施的有效性,确定和记录纠正与计划结果存在偏差的问题而采取的必要且合适的措施。 项目执行过程中仅仅靠最初建立的一份“完善”的基准计划是不够的,最好的计划也未必会一直有效。 根据项目任务渐进明晰的特点,特别是软件开发项目的特点,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肯定需要在适当和必要的时候对项目进行变更控制,这种控制过程包括定期搜集有关项目进展情况的信息,把实际进展情况与计划进展情况进行对比;如果实际进展情况比计划进展情况有差距,或可能会有差距,就应当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 变更控制应当在项目期间定期进行,这里所说的变更控制不一定要进行真正的变更,而是说要定期对变更进行控制。 如果在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某一时间点,把实际进度与计划中约定的进度相比对,显示出项目已经延误或即将延误、超出预算目标或不符合质量要求,就必须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使项目回到正轨上来,重新符合计划的安排要求。 在已做出执行纠正或预防措施的决定之前,应评估一下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无副作用性,以确保纠正措施使项目回到项目的工作范围、时间和预算约束内,并对项目的其他目标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3、在各种项目目标中进行平衡如果经过评估确定项目确实已无法控制,就应当下定决心以牺牲软件功能范围、工作成果范围(如某些中间文档)、成本预算、进度计划或软件质量中的某一项目标为代价,来保住项目最重要的那些目标,在各种项目目标中进行平衡,最终确定一个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有效的项目控制的关键是定期及时测量实际进程,并与计划进程相比较,如有必要就立即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 指望不采取纠正和干预措施,问题就自行消失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问题越早发现就越好改正,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越小。 问题越提前发现就越好采取预防措施,可以用最小的代价避免造成损失。 基于项目实际进展情况,就有可能准确预测项目进度计划和成本预算的实施情况,以便顺利完成项目。 如果这些项目参数超出项目目标的限制范围,就必须马上采取纠正措施;如果发现这些项目参数有超出项目目标的限制范围的趋势,就必须马上采取预防措施。 软件开发项目实施中进度控制是项目管理的关键,若某个分项或阶段实施的进度没有把握好,则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因此应当尽可能地排除或减少干扰因素对进度的影响,确保项目实施的进度。 三、软件开发项目常用进度控制措施1、项目进度控制的前提项目进度控制的前提是有效地项目计划和充分掌握第一手实际信息,在此前提下,通过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检查、分析、评价项目进度。 通过沟通、肯定、批评、奖励、惩罚、经济等不同手段,对项目进度进行监督、督促、影响、制约。 及时发现偏差,及时予以纠正;提前预测偏差,提前予以预防。 在进行项目进度控制时,必须落实项目团队之内或之外进度控制人员的组成,明确具体的控制任务和管理职责。 要制定进度控制的方法,要选择适用的进度预测分析和进度统计技术或工具。 要明确项目进度信息的报告、沟通、反馈、以及信息管理制度。 项目进度控制应该由部门经理和项目监控人员共同进行,之所以需要部门经理参与,是因为部门经理负责项目一般要负责一定人事行政的责任,如成员的考核、升迁、发展等。 他们只有通过软件开发项目才能更好地了解项目成员,项目也只用通过对他们有切身利益的管理者参与管理才会更加有效。 2、项目进度控制主要手段项目计划书:作为项目进度控制的基准和依据,项目负责人负责制作项目计划书。 项目进度监控人员根据项目计划书对项目的阶段成果完成情况进行监控,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阶段成果提前或延后完成,项目负责人应提前申请并做好开发计划的变更。 对于项目进度延后的,应当分析产生进度延后的原因、确定纠正偏差的对策、采取纠正偏差的措施,在确定的期限内消除项目进度与项目计划之间的偏差。 项目计划书应当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基准和依据的新鲜性、有效性。 项目阶段情况汇报与计划:项目负责人按照预定的每个阶段点(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可以是每周、每双周、每月、每双月、每季、每旬等等)定期在与项目成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充分沟通后,向相关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提交一份书面项目阶段工作汇报与计划,内容包括:a、对上一阶段计划执行情况的描述b、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安排c、已经解决的问题和遗留的问题d、资源申请、需要协调的事情及其人员e、其他需要处理的问题这些汇报将存档,作为对项目进行考核的重要材料。 在计划制定时就要确定项目总进度目标与分进度目标;在项目进展的全过程中,进行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比较,及时发现偏离,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或者预防;协调项目参与人员之间的进度关系。 在项目计划执行中,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检查并掌握项目实际进度信息。 对反映实际进度的各种数据进行记载并作为检查和调整项目计划的依据,积累资料,总结分析,不断提高计划编制、项目管理、进度控制水平。 做好项目计划执行中的检查与分析。 通过检查,分析计划提前或拖后的主要原因。 项目计划的定期检查是监督计划执行的最有效的方法。 及时制定实施调整与补救措施。 调整的目的是根据实际进度情况,对项目计划作必要的修正,使之符合变化的实际情况,以保证项目目标其顺利实现。 由于初期编制项目计划时考虑不周,或因其他原因需要增加某些工作时就需要重新调整项目计划中的网络逻辑,计算调整后的各时间参数、关键线路和工期。 3、进度控制内容从内容上看,软件开发项目进度控制主要表现在组织管理、技术管理和信息管理等这几个方面。 组织管理包括这样几个内容:(1)项目经理监督并控制项目进展情况;(2)进行项目分解,如按项目结构分,按项目进展阶段分,按合同结构分,并建立编码体系;(3)制订进度协调制度,确定协调会议时间,参加人员等;(4)对影响进度的干扰因素和潜在风险进行分析。 技术管理与人员管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软件开发项目的技术难度需要引起重视,有些技术问题可能需要特殊的人员,可能需要花时间攻克一些技术问题,技术措施就是预测技术问题并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 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实施进度。 在软件开发项目中,合同措施通常不由项目团队负责,企业有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转包、合同期与进度计划的协调等。 项目经理应该及时掌握这些工作转包的情况,按计划通过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动态比较,定期向客户提供比较可靠的报告等。 软件开发项目进度控制的信息管理主要体现在编制、调整项目进度控制计划时对项目信息的掌握上。 这些信息主要是:预测信息,即对分项和分阶段工作的技术难度、风险、工作量、逻辑关系等进行预测;决策信息,即对实施中出现的计划之外的新情况进行应对并做出决策。 参与软件开发项目决策的有项目经理、企业项目主管及客户的相关负责人;统计信息,软件开发项目中统计工作主要由参与项目实施的人员自己做,再由项目经理或指定人员检查核实。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写出项目进展分析报告。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按日、周、月等时间要求对进度进行统计和审核,这是进度控制所必须的。 4、不同阶段的项目进度控制从项目进度控制的阶段上看,软件开发项目进度控制主要有:项目准备阶段进度控制,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进度控制,实施阶段进度控制等这几个部分。 准备阶段进度控制任务是:向业主提供有关项目信息,协助业主确定工期总目标;编制阶段计划和项目总进度计划;控制该计划的执行;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控制的任务是:编制与用户的沟通计划、需求分析工作进度计划、设计工作进度计划,控制相关计划的执行等。 实施阶段进度控制的任务是:编制实施总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编制实施计划并控制其执行等。 由甲乙双方协调进度计划的编制、调整并采取措施确保进度目标的实施。 为了及时地发现和处理计划执行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就必须加强项目的项目的协同工作。 协同工作是组织项目计划实现的重要环节。 它要为项目计划顺利执行创造各种必要的条件,以适应项目实施情况的变化。 5、关于进度落后时的“赶工”措施进度落后的情况下,有几种措施来弥补,如加人、加班、加激励等等,这些都是增加资源而又未必会见效的方法。 根据Brooks原则,在某些项目进度延迟的情况下增加人手,有可能会使项目的进度更加延后。 因为对于新加入本项目的员工来说,对项目相关背景、需求、设计的培训、对项目环境的熟悉和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路径的增加,可能会使项目的工作效率急剧下跌。 而加班造成的疲劳会再次使工作效率降低。 增加激励会造成工作成本却不断的向上攀升。 这些措施并不是完全不可取,而是项目经理要考虑适度原则。 最好是要全面分析项目进度延迟的原因,如果确实是不合理的项目交付时限要求,就应当通过沟通变更为合理的项目时限要求,以免因为这样一个不合理的时限要求造成对软件质量或团队成员心理上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项目最终的失败。 否则应从技术、团队成员心态、环境等方面查找原因,找到提高效率、加快进度的方法。

编程语言的分类和用途

编程语言的分类主要有:JavaScript、PHP、C、C++、java。

1、C语言:实模式、保护模式、调度、中断、调用栈、回调……基本上计算机科学里面的基本概念都会涉及。 结构化编程,即将解决方案描述为一个清晰的过程,这其中会涉及数据的建模,接口的定义,项目整体的组织结构。

2、c++语言:虚函数、虚表、内联、多继承、const、泛型、模板(语言相关)opencv、OGRE、3D渲染、GPU、mesh、skeleton、帧循环、DX、GUI、MFC、Qt、消息队列、非阻塞IO。 适合领域:多媒体、高性能网络服务器等较讲究效率的应用程序。

3、java:字节码、虚拟机、废品回收、接口、多线程、包、程序库、反射、框架、集成、组件、http、web、数据库、SSH、javaee。 java的程序比较讲究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一般会使用比较多的设计模式,常用的程序组织形式是MVC、监听者模式等。

4、Javascript:闭包、对象、函数、CSS、DOM、Ajax、HTML5、、V8。 基于prototype的OO,以及基于闭包的函数式编程(后者用的更多)。 常用代码组织形式:事件触发的回调机制(与前端的区别是其自己定义、触发事件)、基于非阻塞异步IO的框架()。

5、PHP即“超文本预处理器”,是一种通用开源脚本语言。 PHP是在服务器端执行的脚本语言,与C语言类似,是常用的网站编程语言。 PHP独特的语法混合了C、Java、Perl以及 PHP 自创的语法。 利于学习,使用广泛,主要适用于Web开发领域。

如何做好全过程的监理工作

2)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 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监理工程师、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甲方、监理工程师、项目经理,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 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 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 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 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 此时的工作已从图纸阶段进入实物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更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同时也最容易解决和补救。 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少到最小。 3)组织协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 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4、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作为监理工程师,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包括: 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 5、提高监理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 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 在搞好管理的同时,应加强监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 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施工中不遗琐碎,不留后患。 二、工程监理在控制工程造价中的工作 1、设计阶段合理把握投资控制 (1)、采用设计招标形式选择最合理的设计方案,促使设计单位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工程造价; (2)、对扩初设计的总图方案及单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比较与分析,选取最合理的方案; (3)、推行限额设计。 2、招标阶段协助业主选择最佳承包商 (1)严格以批准的设计概算为控制目标,编制施工招标文件,起草施工合同条款,作出工程量清单和工料说明,协助业主通过招投标选择承包商,这是工程监理在招标阶段的重要任务。 (2)坚持招(投)标确定合理的合同价款 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 施工队伍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工期,对工程的经济效益起决定性的作用。 同时确定合理的工程合同价款。 坚持招(投)标,确定合理的合同价款,对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和结算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监理工作必须符合合同要求,必须在国家法规政策的范围内,保证每一笔工程赋予的支付都符合合同的要求。 在工程施工活动中,监理工程师处于主导地位,承包人与业主的货币收支行为是否准确和合理,取决于监理工程师所签认的工程费用是否公正。 合同管理是控制和协调的依据,也是经济的法律手段,因此增强合同管理意识,完善合同条款十分重要。 (3)设备费、材料费在建筑安装工程中约占整个造价的70%左右,是工程直接费的主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监理过程中,不可忽视这一部分,要引进竞争机制,开展设备、材料的招(投)标工作,保证产品的质量,以降低工程造价。 3、竣工阶段严格审核工程结算 三、工程监理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工作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 监理方一旦进入工程质量监理,首先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2、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作事先指导 (1)、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 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即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请退出场。 将钢筋焊接半成品的质量检查作为监理工作的重点,采用目测和检测相结合,首先从外观上对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等进行检查,然后随机抽取焊接试件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 对于工程使用最普遍、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质量监理细则要求施工单位保证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有试验报告的前提下,再审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校核各种计量表具、量具是否准确、齐全。 浇筑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 如哪一道工序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组织整改,进行管理。 (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 在工程施工前,监理方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监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监员签字验收。 然后经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 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专职质检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监理。 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3、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是现场监理与质监部门的重要不同之处。 对工程监理工作认识不多的同志往往认为监理工程师只是在现场转一转、看一看,验收时检查工程是否按图纸、规范、标准进行施工。 这样往往使一些质量问题已经出现,甚至还要返工。 我们在质量控制中是改静态检查变为动态控制。 主要抓住以下几方面。 (1)、加强管理力度,全天候旁监 对于每一位现场监理工程师要求做到“五勤”:即眼勤,要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多看施工图,熟悉设计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发现问题要常记,处理哪些问题要有记录;腿勤,常到现场转转;口勤,对于施工队易查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对施工队要经常交底;脑勤,熟悉图纸,动脑筋想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 在工作方式、深度上要求做到“严”(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严格检查把关)、“准”(处理问题要果断、准确,要以数据为说话依据)、“细”(工作中细心,自理事情要细致)、“实”(做到一件事要实实在在,亲自去做,去检查,遇到质量问题要做实质性处理,不能找理由推脱,要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解决实质性的技术难题)。 对于重要部位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部位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总计须全天候的、24小时跟班旁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工程中抓“第一”、“重点”、“临界”项目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监理理由要管理的项目。 当施工现场浇筑第一根框架柱,绑扎第一道梁筋,砌筑、粉刷第一面墙体,绑扎第一道柱、梁钢筋,支第一根柱模时,监理工程师要到现场去检查,复核轴线及标高,测量构件、结构的尺寸,称计配合材料重等。 (3)、现场巡视,量测检查,数据说话 监理工程师通过现场巡视,实地测量结果和数据,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 提前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附上所测的数据,使施工单位对于质量问题不能遮掩,不能马虎处理,避免今后出现类似质量问题。 4、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1)、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 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 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将问题处理。 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影响工程进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针对重要分部项工程同工序根据施工工艺存在的和操作要求画出流程图,如浇筑柱、梁板砼的流程图,标明施工顺序,便于验收时出现质量事故时进行原因分析。 产生质量事故或事后问题,监理工程师只对质量问题进行实质性处理,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意见或方案,而不去强调事故的责任的原因。 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监理人员,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监理工程师忽视的地方,与监理方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本文原创来源:电气TV网,欢迎收藏本网址,收藏不迷路哦!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