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不同PLC品牌间的程序转换挑战与解决方案 (探索不同地区城镇化路径)

探索不同地区城镇化路径中的PLC品牌程序转换挑战与解决方案 探索不同地区城镇化路径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不同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PLC品牌及其程序。
不同PLC品牌间的程序转换往往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挑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城镇化进程中PLC品牌的选择与转换提供参考。

二、不同地区城镇化路径中的PLC应用

在城镇化进程中,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是必然趋势。
PLC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策导向等方面的差异,城镇化路径和PLC应用需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一些发达地区对PLC的性能、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要求较高,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则更注重PLC的性价比和易用性。
因此,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PLC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三、PLC品牌程序转换的挑战

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深入发展,不同PLC品牌间的程序转换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其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程序兼容性差:不同PLC品牌的编程语言和软件平台存在差异,导致程序转换过程中兼容性差,难以实现顺利迁移。
2. 技术支持不足:部分PLC品牌在技术支持方面存在短板,导致程序转换过程中遇到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
3. 人力成本高昂:PLC程序转换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人力成本较高,且转换过程中可能出现技术失误。
4. 设备兼容性挑战:除了软件层面的挑战外,不同PLC品牌的硬件设备也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在城镇化过程中更换设备时的兼容性问题。

四、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挑战,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解决方案:

1. 加强标准化建设:推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标准化建设,统一PLC编程语言和软件平台,提高不同品牌间的兼容性。
2. 技术研发与创新:加强PLC品牌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共同研发更先进的PLC产品,提高程序的兼容性和易用性。同时,鼓励技术创新,为PLC程序转换提供技术支持。
3.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加强工业自动化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团队建设,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定期培训、技术交流等方式,提升团队整体素质,降低人力成本。
4. 设备选型与采购策略: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PLC品牌和型号。在采购过程中,关注设备的兼容性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为后续的PLC程序转换提供便利。
5. 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鼓励第三方服务机构参与PLC程序转换工作,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这些机构可以协助企业完成PLC程序的迁移和升级,降低转换过程中的风险。
6. 建立合作联盟:不同PLC品牌间可以建立合作联盟,共享资源和技术成果。通过合作,共同解决程序转换过程中的难题,推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

五、结语

在城镇化进程中,PLC品牌的选择与程序转换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
面对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和各种挑战,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
通过加强标准化建设、技术研发与创新、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设备选型与采购策略调整以及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等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PLC品牌程序转换的问题,推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为城镇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持。


统筹城乡发展与土地制度创新探索——成渝试验区土地制度创新试验的思考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林坚

2007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重庆市和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下文简称“成渝试验区”)。 重庆市和成都市是我国西部两个重要的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二元反差巨大的城市。 两市若能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上探出新路,对于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示范效应。

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体制改革,涉及社会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保障制度等都在其列。 从新时期的各种矛盾关系分析,土地制度创新是整个改革事业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文结合对成渝试验区的调研,对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土地制度创新试验进行分析,并对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战略展开思考。

一、成渝试验区发展背景及面临的土地问题

(一)成渝试验区的发展现状

城乡二元反差显著是成渝试验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

1.超大城市带超大农村

重庆市兼具中等省构架和欠发达省的特征,其改革试验是在8.2万km 的广阔区域内进行,845万城市人口带2453万农村人口;而成都市的改革试验是在1.24万km 、以平原为主体的区域内进行,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相对紧密,统筹城乡的改革和探索更多地体现为大城市带大郊区。

2.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

2006年,成渝两地都呈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特征,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差距较小,工业发展在两市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成渝两地的现代工业发展,得益于“三线”时期国家重点建设,经过多年发展,重庆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汽车、摩托车生产基地,成都市则是我国四大电子工业基地之一。 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是:成渝地区分布广泛的传统农业,除成都平原农业技术水平较高外,许多农村地区的机械化、水利化程度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中心城市和外围地区发展差异大

重庆呈现出“核心—边缘—库区”的发展差异,其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形成“西强东弱、中心集聚”的格局,即传统上分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区域,其中,2006年,都市发达经济圈以占全市6.6%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市43.6%的人口和43.4%的地区生产总值,经济基础雄厚;渝西经济走廊由于靠近成都平原,农业发达,城镇发展基础良好;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较差,其中,渝东北部几乎全是三峡工程的直接腹地范围,发展的限制条件较多。 而成都则表现为“主城—近郊—远郊”的圈层差异,其主体位于“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三个圈层:主城区、近郊区、远郊区,2006年主城区以占全市不到4%的面积,承载了全市27%的户籍人口和全市50%的经济总量,人均GDP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7倍,经济较为发达;近郊区、县以占全市26%的区域面积,承载了全市31%的户籍人口与30%的经济总量;远郊区、县占市域面积的70%,但经济总量仅为全市的20%,人均GDP不足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全市人均GDP最高的锦江区是最低的金堂县8倍多,区域差距显著。

4.城乡收入水平差距显著并有加大迹象

从城乡收入水平状况和发展趋势来看,成渝两地的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明显并不断拉大。 特别是重庆市,2006年城乡收入比为4.03: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12.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仅为2.3%,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极为明显。

(二)成渝试验区面临的主要土地问题

1.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用地需求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凸显

自1996年重庆市成为直辖市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而1996~2004年全市城镇建设用地增长了347km ,增长幅度达到55%;同样,成都市1996~2006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6%,工业化、城镇化的用地需求也日益增大。在成渝两地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之时,耕地保护的压力也随之加大。重庆市1996~2004年间平均每年减少耕地344km (51.6万亩),其中,建设占用是重要原因之一;而成都市2001年以来耕地年均减少约60km 。在耕地不断减少、保护压力日益增大之时,由于农村地区的大量人口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是妇女、儿童、老人(被称为“”部队),耕地撂荒、隐形撂荒的现象也较为突出。

2.城镇发展用地紧张与无序扩张问题并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必然日益增大。 城市周边尤其是城郊结合地带,由于新增建设用地与利用存量土地之间存在成本差异,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部分用地单位绕过行政审批环节而使用土地,出现了未批先用、“以租代征”等种种违法用地现象。 此外,在城镇和开发区的周边由于乡镇企业的管理不规范,也存在未按规划用地等行为,造成城镇的无序扩张。

3.农村建设用地布局分散、利用粗放

一方面,重庆外出人口多,宅基地空置率高,平均在10%以上,而且,农村居民点布局散乱,独立小院多,据重庆大学对重庆市9个区(县、市)的有关调查,发现:4户以下(含4户)的农村院落占调查院落总量的75%,其中,单家独户的院落占到调查总量的40%,而且这些小型院落与相邻院落之间的平均距离在125m,最远距离达到820m。 另一方面,成都农村宅基地以“林盘”为标志,布局零散,占地大,单个居民点居住人口却较少,像成都市青白江区3个行政村,却有141个自然居民点,每个居民点平均仅有34人。 此外,农民有放弃宅基地使用权的意向,根据成都大学对成都市最外围圈层的新津市、彭州市10个土地整理项目的调查,参与集中居住的农户自愿选择“只拆不建”数量占项目涉及农户数量的27%。

4.城乡土地二元结构差异显著

从土地市场体系来看,城市建设用地市场相对比较完善,而农村土地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方式不明晰;从土地权属性质来看,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可以通过出让、转让、出租等方式进行流转的,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模糊,不具有排他性;从土地价值的实现情况来看,权属差异导致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同地不同价”,农村土地资产价值未显化。

二、成渝试验区土地制度创新试验及其评价

(一)成渝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土地制度创新思路与模式

分析成渝试验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基本思路,发现成渝两地都立足自身,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就是“农民变市民”的过程,强调健康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必须统筹推进,实行非均衡、有集中的发展模式。

延续这一发展思路,成渝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土地制度创新思路和模式有:

重庆市以农村土地流转为突破口,以交换推动农民变市民。 措施包括: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用地;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助推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用好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用地环境;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重庆市具体试验模式见表1。

表1 重庆市土地制度创新试验模式

成都市则以“三个集中”为核心,推动多项制度改革。 措施涉及: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兼顾耕地保护与开发建设;统筹配置级差土地收益,支持县域经济和重点镇发展;以土地整理为载体,加大对农村和农业投入;建立征地农民保障制度,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享受相同社保待遇;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办法,使农民失地不失利。 成都市具体试验模式见表2。

表2 成都市土地制度创新试验模式

续表

(二)成渝试验区土地制度创新模式的效用分析

为探讨成渝试验区土地制度创新模式的实践效果,本文根据6个评价标准对其进行了效用分析,包括:是否有利于切实保护耕地,做到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是否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在科学合理的方式下实现土地高效利用;是否有利于健康城镇化,实现城乡增减挂钩,农村建设用地随着农业人口减少而减少;是否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达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农村面貌的效果;是否有利于助推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否与现行法律法规精神相符。

通过有关效用分析发现:不同的创新模式各具特色,有的作用显著,有的则不然,并且效果和政策风险同在(表3和表4)。 其中,受到各界普遍欢迎的是土地综合整理和城乡增减挂钩试验。

表3 重庆市土地制度创新试验模式的效用与政策风险

续表

表4 成都市土地制度创新试验模式的效用与政策风险

续表

三、以“双管”促“双保”——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的战略思考

从成渝试验区土地制度创新试验的调研分析中,我们发现改革各方关注的重点实质是土地的基本属性问题:是资源,还是资产?实际上,土地不仅是资源,也是资产。 后者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从这一角度出发应进一步思考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的战略问题。

(一)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的理性思考

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涉及诸多方面,也需要挑战许多难题。从理性思考角度出发,尤其需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现行土地制度设计中的土地发展权缺位问题。 我国法律体系中没有设置土地发展权,但存在“隐性”的土地发展权,如国有建设用地拥有土地发展权,集体建设用地拥有有限的土地发展权(主要是受益主体存在特定对象的限定),集体非建设用地未设置土地发展权。 在土地发展权缺位的背景下,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又涉及城乡区域利益分配问题,如在土地利用规划、计划中,区域间各类建设用地指标及耕地保护指标的协调平衡,实质上是区域层面上的土地发展权利分配问题;正是由于不同层次的土地发展权设置的缺位,不论区域之间、地块之间的土地利用利益平衡往往难以达成理想的协调结果,更多地是靠行政管理手段来完成这一利益分配过程。

(2)现行土地政策及管理思路的“路径依赖”现象。 “路径依赖”是指具有正反馈机制的随机非线性动态系统,一旦为某种偶然事件所影响,就会沿着一条固定的轨迹或路径一直演化下去;即使有更佳的替代方案,既定的路径也很难改变,即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自我强化趋向”。 经济学家在研究制度变迁中认为,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途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初始的制度选择会强化现存制度的刺激和惯性,沿着原有制度变迁的路径和既定方向前进,总比另辟蹊径要来得方便一些。 因此,新旧体制转轨进程中,制度设计者必须十分重视并不断妥善解决“路径依赖”的问题,土地管理制度创新过程对“路径依赖”现象应予以关注。

(二)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的战略思考

创新和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必须遵循如下原则:一要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发展保障的关系;二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已进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应“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要大胆试验、有序推进与加强监管相结合。

从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的战略角度出发,应树立“以‘双管’促‘双保’”的战略理念,“双保”是目标,“双管”是抓手。 “保护耕地、保障发展”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长期遵循的历史责任和工作目标。 而“双管”,即土地的用途管制、权益管理。 一方面,土地用途管制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制度,现行的用途管制主要体现出功能性用途管制的理念,未来发展应逐步延展到政策性用途管制,形成一个综合、立体的概念,这将涉及土地管理中的规划、计划、利用、耕地保护等一系列环节,也是实行两个“最严格”制度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土地的权益管理,包括土地的权属管理、资产管理等一系列内容,应是政府行使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基础,土地的确权确利是市场化环境下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前提,既是土地制度改革和创新的基础,也是各地在国土资源管理实践改革中不断探索的方向;强化土地权益管理,需要逐步明确土地发展权的法律地位,这将涉及社会整体乃至个体、不同层级区域的发展权利问题。

推行“以‘双管’促‘双保’”的战略,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固守红线。 建议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基金,探索土地综合开发整理新机制,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等。

二是统筹空间。 建议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和计划的调控功能,强化各类用地的空间管制等。

三是显化权益。 建议大力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确权定价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城乡增减挂钩试验等。

四是市场配置。 建议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等。

你会为了编制去异地县城吗?

对于个人是否愿意为了编制而去异地县城,取决于具体情况和个人的权衡考量。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和解释:就业机会:异地县城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的专业领域在异地县城有更好的就业前景,他们可能会考虑去那里工作和编制,以追求职业发展和经济收入的提升。 发展机会:有些人可能认为在异地县城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挑战,可以扩展他们的技能和经验。 他们可能希望通过去异地县城编制,开拓新的人脉、接触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文化,从而提升个人的职业能力和成长空间。 家庭因素:个人是否愿意为了编制去异地县城也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的家人在异地县城,他们可能会考虑与家人团聚或照顾家庭的需要而选择去异地县城编制。 生活环境和适应能力:异地县城的生活环境可能与个人熟悉的地方有所不同。 对于喜欢新鲜挑战和具有适应能力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愿意去异地县城编制,探索新的生活体验和挑战自己的适应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去异地县城编制可能涉及一些调整和挑战,例如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离开亲友、面临不熟悉的社会文化等。 因此,个人在做出决定之前应该全面评估自己的情况,包括就业机会、个人发展、家庭因素、生活适应能力等,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

面对当前形势下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从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及从业者的角度提出建议和意见

一、对全国旅游市场发展形势的总体判断今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 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 普遍预期,世界经济正进入“严重低迷”期,主要发达经济体“已经或接近于衰退”。 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 尽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积累了雄厚物质基础,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居民消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巨大发展空间,扩大内需潜力巨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形成了较好的体制环境;金融体系总体稳健,财政赤字规模较小,外汇储备充足,国内储蓄率较高,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有较大余地。 (一) 金融危机对全球旅游消费的影响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全球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增长率将低于3%;全球旅游总收入增长率低于5.6%。 危机对全球旅游消费的影响有:一是影响程度深。 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导致全球旅游消费信心显著下落,有可能继上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8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后,成为全球旅游市场的第三轮强力经济冲击波。 二是冲击机理特殊。 众所周知,在各类突发事件和外部危机中,非典、地震、9.11等天灾人祸都属于外因,影响或抑制旅游消费的范围较窄、程度较浅、为时较短,负面冲击往往来得急、去得快,呈现出“大落大起”的V型轨迹衰退。 而本次金融危机波及供需两方面,属内因,起质变作用,必然导致旅游需求萎缩、拉动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引擎熄火,其负面影响呈现出“缓降慢升、低谷徘徊”的变体U型轨迹。 三是全球化使危机雪上加霜。 作为双刃剑的全球化日益加深,既加强了各国旅游业的联系,又加重了世界旅游的脆弱性,加剧了市场动荡,加大了应对难度。 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全球旅游业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难度空前,不可控、不可预料因素更是显著增多。 (二) 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为尽快摸清危机影响,今年11月中旬,我带队以“巩固和扩大三大市场,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为主题,赴上海、浙江、北京调研,共计听取13家主管部门、28家企业、11家科研机构代表意见,对各地经验、面临困难与工作诉求做了初步了解。 掌握到两个突出情况:第一,金融危机加速旅游市场调整,市场政策调整时机已熟、势在必行,特别应赋予国内旅游更加突出的战略定位。 第二,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入境市场首当其冲,部分主攻入境业务的旅行社举步维艰,业务流、客源流、资金流断裂风险加大,不得已收缩战线,预计明年的业务量可能大幅减少。 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第一,市场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市场政策宜与时俱进、应势而变,亟需做出宏观调整。 第二,旅游业将进入下行周期。 危机加速蔓延,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步入下行通道,居民出游信心不高,市场减速甚至下滑可能性增多,宜密切跟踪、研究对策、长期备战。 第三,危机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市场影响不同。 调研发现,上海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国际依赖性和敏感性强,外界危机传导快、通道多、影响深,业界反映“寒冬已经来临”。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市场有国内客源支撑、国内消费托底,影响相对较小。 旅行社、航空业、高星级酒店困难大;入境游、长线游、高端游冲击大。 第四,各地信心饱满、措施充足。 困境当前,信心比黄金宝贵、比货币重要。 三地业界信心饱满、措施充分,表示将全力应对、转危为机。 旅游业是依托性、敏感性行业,危机冲击是常态,重要的是坚定信心、带好队伍、练好内功、抱团过冬,大手拉小手共渡难关。 通过多次研究性工作会议,并结合本次调研和对国家旅游局驻外办事处的专题调研,我们认为,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居民旅游需求产生影响。 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诸多不确定、不稳定风险,将快速传导到居民消费行为,并率先波及到旅游需求。 外资撤离、出口减少、中小企业倒闭、失业增多、房价高企等宏观面缺乏活力,势必下调经济预期、抑制出游信心。 从国内旅游需求看,长线游、高端游可能最先遭殃,公务差旅、奖励旅游、高尔夫、会议活动等面临需求下滑风险。 但由于国内旅游的大众化、规模化、常规化,全年市场总体运行仍有望保持较大增长。 预计2008年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6%和12%。 从出境旅游需求看,高端公务类、休闲类产品需求可能下降,跨洲远程出游也不排除下降可能;但考虑到出国旅游仍处在快速成长期,消费较为活跃,金融危机的冲击可能相对有限。 预计2008年出境旅游人数增长12%。 二是对外部旅游需求产生影响。 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入境旅游的外部需求明显减弱,拉动增长的需求端缺乏动力。 主要表现为,客源输入进入下行状态,市场行情整体低靡;入境旅游者、入境过夜者、外汇收入全面回落,显示入境市场面临严峻考验。 主要客源国下滑面扩大,韩日两大市场出现多月连续大幅下滑;远程客源全线大幅跌落,触底反弹信号微弱。 预计2008年入境人数、入境过夜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分别下降2%、3%、5%。 三是对市场供给及企业经营造成影响。 全球范围内的财富缩水、资金趋紧、经济衰退,我国旅游业引进外资的外部环境有恶化倾向。 外部需求减少,旅游企业经营国际业务困难加大。 全国部分旅行社入境业务不振,市场预期悲观,更多转向本国居民需求,经营薄利多销的国内游和有较大利润空间的出境游。 (三) 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思路尽管我国遭受金融危机影响,但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共生、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国旅游业长期发展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主要依据有:第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二,中央确定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宏观经济政策,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第三,金融危机加剧市场调整,为旅游业转型升级和旅游产业素质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国内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为应对危机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场基础。 第五,各种危机的考验,为旅游业提高抗风险能力积累了宝贵经验。 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确保旅游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近日,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表示,中国应对危机的现有条件都相对优越,中国未来仍将是世界旅游格局中最具活力的关键性国家。 我认为,全国旅游市场推广工作战线的同志们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保增长、上水平、增活力、重民生”的工作目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危机中捕捉商机、在逆境中开拓市场。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振奋精神、团结一心,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奋力度过难关。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扎实工作、敢于开拓,越要树立产业的社会责任感,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未雨绸缪的困局意识,越要在解决应时之需、推出应急之策的同时,谋划长远,统筹全局。 二是把握动向、灵活应对。 针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要树立长期性、战略性、全面性、宏观性工作思路,以提振市场信心为主攻方向,不断跟踪其影响,关注各方面动态,及时、科学、准确研判形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市场开发战略,酌情调整和充实工作规划。 在开发国际市场时,要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创新宣传推广手段;瞄准远程市场展开整体形象宣传,确保危机过后中国成为远程客源首选旅游目的地之一。 三要胸怀大局、把握机遇。 要宏观思维、纵向关联,挖掘一切可用之机。 一是充分演绎好政策题材,用好国家扩大内需新政策,放大政策效应。 以民生领域、基础设施为重点的4万亿投资,将拉动支线机场、高速公路等上下游产业,改善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国家加快住房、养老、医改、教育等民生保障机制建设,有助于解除忧患、刺激出游;农村土地改革,将赋予乡村旅游新的发展契机。 二是把握市场新机。 善于敏锐感应和利用好危机中的各种机遇,创造新的优势。 例如,危机中全球原油价格大幅下降,导致航空成本下调,旅行社企业采购成本相应下降,凸现经营成本优势。 四要增长本领、打牢基础。 一是壮大产业实力,完善供给体系,提高应对危机硬本领。 二是探索完善旅游经济监测体系,逐步建立市场景气指数、企业信心指数、危机等级指数、旅行提示指数。 三是探索完善危机预警和指数体系,逐步建立危机处理基金、政策响应机制、国际合作机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指南,建立应对危机信息库。 二、发展三大旅游市场的政策调整目前,我国发展三大旅游市场的政策是“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 随着形势发展,其政策立场、政策主张、政策内涵、政策目标都应与时俱进,做出相应调整。 为此,国家旅游局准备将政策重新表述为“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推进出境旅游”。 新的政策,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更加突出“满足内部外部两种需求、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战略统筹。 (一) 规律表明,国内旅游应回归其优先地位“先国内旅游、后入境旅游、再出境旅游”,既是各国通行路径,也符合旅游全球化的基本规律。 各国旅游业普遍“先国内、后国际”,遵循“先行发展国内旅游、再依次发展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发展路径,有着脉络清晰的逻辑轨迹。 率先发展国内旅游,优先满足国民需求,体现“国民优先”的产业关切和“民族利益优先”的最初动机;提升旅游发展水平,培育全民旅游意识。 借助既有旅游设施和环境,入境旅游步其后尘,进入发展轨道。 随着全民旅游风尚提高和经济水平改善,出境旅游需求逐步释放出来。 (二) 入境旅游的创汇依赖逐步减弱一是创汇功能大幅弱化。 30年来,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近20%,远低于国家外汇储备35%的年均增长水平。 在国家外汇储备总量中,旅游外汇所占比重大幅跌落。 改革开放初期,比重超过30%,1986年甚至高达74%;但自九十年代起逐渐下降,九十年代后期仅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 2007年,已降至历史最低的2.7%。 30%到不足3%的巨大反差,表明入境旅游创汇功能的战略意义已不复存在。 二是在服务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下降。 改革开放中期之前,入境旅游始终是保持国际贸易收支平衡的重量级平衡器。 随着国际贸易范围扩大、种类增多,其创汇比重已累计下降20个百分点。 2002年前,旅游外汇收入占服务贸易总收入的比重始终在50%之上;自2003年起,比重逐年大幅下滑,维持在约35%的水平;2007年,下滑至历史最低的30%。 (三) 国情、国策凸现国内旅游的重要性一是我国进入民生时代,旅游业应成为民生产业。 民生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政治,是执政理念的根基。 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旅游意愿、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旅游权益,是立业之本、发展之基。 应更加重视在旅游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民声、民需、民愿,应游客之需、解游客之急、排游客之难,切实满足和保障国民的旅游需求。 为此,应全面发展国内旅游,把国内旅游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 二是我国进入内需时代,旅游业应成为动力产业。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渐明显,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扩内需”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旋律。 为此,要在积极发展入境旅游、确保入境旅游外部需求不出现大问题的同时,更加关注国内旅游这一内部需求,识别、满足、提升、扩大内部需求,全面发展国内旅游,扩规模、提速度、上档次、调结构、促效益。 (四) 三大旅游市场的宏观定位总体目标是,推动科学发展,培育民生产业,着力扩大内需,满足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关注民声、满足民需、体现民意、促进民生。 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着重强化经济功能、社会功能。 积极发展入境旅游,重“提升”、以“提升”促“发展”,着重强化全球化功能、文化传播功能、改善贸易条件功能。 有序推进出境旅游,品质优先、兼顾规模,着重强化外交功能、文化功能。 三、旅游宣传推广工作总体思路与具体要求以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为核心、多渠道开展旅游宣传推广,是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中心工作。 多年来,我国的旅游宣传推广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和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的宣传推广工作,与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任务,与新时期国家社会、经济和外交等宏观发展环境,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相比,还不能完全适应,尚有一定差距,仍需继续完善。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竞争态势和发展重任,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与时俱进的姿态、以专业的视野、认真的作风,进一步改进和拓宽旅游宣传推广工作思路,进一步探讨和完善旅游宣传推广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旅游宣传推广工作效果。 今后一段时期,旅游宣传推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整体旅游形象宣传为核心,以营销渠道建设为途径,全面提高旅游宣传推广工作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 (一) 以市场调研为基础市场调研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通过各种途径、手段,有目的地、系统地搜集、记录、整理、分析和研究有关市场营销方面的各种情报资料,掌握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一种活动。 市场研究与分析,是科学决策、科学营销的前提,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旅游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才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占得先机。 第一,要加强对客源市场的调研,把握需求变化的新动向、新趋势。 市场需求错综复杂,直接以游客为主要对象、以全面满足人的精神追求为主要内容的旅游需求,更是瞬息万变。 只有准确地把握住了需求特点,才能科学地制定市场开发战略、有针对性地瞄准目标市场、形成产品建设和市场开拓策略,这是开展旅游宣传推广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加强客源市场的调研,要密切跟踪旅游需求,捕捉有用信息,发觉潜在风险,提出应对策略。 既要把握客源市场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方面的概貌,又要了解客源市场的消费特征、社会特征、地理特征、文化特征;既要放眼外部需求加强国际市场调研,又要立足内部需求,科学判断国内旅游的运行特征、市场走向、发展环境;既要关注客源市场旅游需求的静态特征,又要善于解剖现状、由表及里、由近至远,发现其潜在特征和发展趋势,提出长远战略思路。 第二,要加强对旅游供给的研究,成竹在胸地展开旅游市场推广工作。 供给与需求构成市场,供需之间能否在规模、结构和水平上实现均衡,直接关乎旅游市场开拓的成败。 为此,要在对需求有充分把握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供给这个环节,有效地扩大供给、提升供给。 要特别突出对成片连线的区域性产品的系统深入研究,如加强对华东、新三峡、大香格里拉、丝绸之路、青藏铁路、东北冰雪旅游区等的市场分析。 要特别重视发挥事件营销的市场带动作用,做好世博旅游研究。 要围绕旅游形象的建设,准确把握供给与需求的结合点,做好本地旅游形象定位和品牌培育、宏观环境的战略研判与市场扫描、未来需求的预测与分析、目标客源的识别与开拓等相关研究。 要针对国内旅游消费需求,着力研究与当地旅游资源、竞争优势、区域布局相一致的供给体系,提升和完善周边游、短线游、农家乐,扩大有效供给。 第三,要完善市场调研机制,提高市场调研深度。 一是要广泛借力、形成合力,有机整合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研发部门、旅游院校及研究机构等多方面力量,内外联动、产学研一体,全面加强市场调研,及时获得最新信息,掌握旅游市场的变化及趋势,形成系统、规范、有效的市场调研机制。 二是要按照市场研究的基本范式和通行模式,展开专业性旅游市场深度分析,尤其要加强对网络营销和高端市场等新型营销渠道和新兴细分市场的研究。 三是要以开放的视野、宏观的思维,对一些事关产业战略发展的重大问题展开研究。 当前情况下,尤其要重视以扩大内部需求为主题的国内旅游研究,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提出一些战略性、方向性的市场开拓思路与措施。 (二) 以整体旅游形象宣传为核心全球旅游发展的实践表明,以旅游整体形象为核心,引领供给体系建设、吸引旅游需求,已成为一条具有普遍适应意义的重要经验。 开展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是旅游市场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 旅游整体形象推广作为行业发展的公共产品,应由政府主导和牵头,由企业负责招徕接待等后续市场开发工作。 政府主推整体形象的主要模式是,围绕形象包装与策划,组织推行系列推广工作,塑造主吸引物、强化旅游综合形象、构建综合竞争力,以吸引潜在群体注意力,诱发其对目的地的想象和向往,通过形象获知与认同,萌生购买冲动,做出消费决策。 各国旅游组织普遍将旅游整体形象宣传作为首要职能。 其主要做法有,一是坚持政府主体。 多数国家都专设有以整体形象推广为己任的国家旅游组织,编制足、职能清晰、经费可观且有稳定来源。 譬如,法国法兰西之家、西班牙国家旅游局职员达四五百之众;海外办事机构充足,如马来西亚有44个、瑞士有34个、法国有33个、德国和西班牙各31个。 其资金多由政府统一调拨,纳入中央财政总预算。 例如,美国4亿多人民币的旅游推广费,由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专门决议划拨;今年众议院还通过“旅游促进法”。 二是以广告为主要载体。 在各国旅游整体形象推广经费中,广告占到47%,旅游高度发达的西欧高达64.2%。 2004年,在CNN亚洲区播放广告的发达地区旅游局,多达39家。 三是将旅游形象升级为国家形象,实施国家行为。 譬如,2001年,韩国举办“韩国旅游年”,前总统金大中揭幕致辞。 2007年,马来西亚举办国家旅游年,并作为国家独立50周年庆典的重要活动,拨出专款4100万美元,由总理开幕致辞。 在海外形象推广长期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许多独特模式。 但目前的做法,多集中在年度主题口号、大型事件营销、中国旅游推介会、零散广告宣传、邀请旅行商和媒体考察采风、制作宣传品等层面,缺少系统性强、战略指向清晰、品牌效应显著的中国旅游整体形象,国际形象模糊、连贯性不够、品牌意识较弱,缺乏市场引诱力、想象力、亲和力。 各地也基本沿袭了上述做法,重活动组织、轻品牌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整体形象宣传推广相对滞后。 鉴此,今后宜突出以下重点:第一,应将推广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作为各级旅游部门的基本职能、中心任务;坚持以整体旅游形象推广为核心,发出统一声音,统领市场推广工作。 第二,应针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从专业推广视角,分别策划推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高度浓缩地方风采的整体旅游形象,配套制定形象推广及品牌建设工作规划,强化市场影响力、亲和力、渗透力,培育品牌忠诚度,提升竞争优势。 针对国际市场,国家旅游局正抓紧设计、包装、推广中国旅游形象,为消除中国的误解与误读,初步考虑将“超乎想象的中国”(China: Beyond Your Imagination)作为形象口号;针对国内市场,我们也考虑采取类似措施。 第三,加大主流媒体广告力度,加大网络营销,立足公众、面向终端消费者,培育市场关注,激发出游欲望。 第四,着力做好重大事件营销,借助当地经贸、文体等大型活动,推出注重连贯性、长期性、品牌化、专业化的旅游形象推广活动,造就市场声势、吸引社会关注。 国家旅游局将充分利用和演绎好世博主题,打造国家亮点、强化市场形象、吸引世界关注;各地要做好本土事件营销,吸引眼球,打造注意力经济。 第五,配套提升旅游供给、规范市场监管、完善导游等关键环节,确保在海内外游客的实际体验中,各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经得起品牌验证。 (三) 以营销渠道建设为途径营销管理学理论表明,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 良好而畅通的营销渠道,有助于目的地营销组织更好地进行各种营销活动。 全行业每年都组织和参加国内外例行展会、举办大型促销活动,邀请各大旅行商和媒体前来考察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所有这些渠道都面临进一步建设的任务。 要在已有营销渠道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立体交叉和行之有效的旅游营销渠道体系。 建设新的旅游营销渠道体系,要始终以市场需求为主导,挖掘和利用渠道优势,既要拓宽已有渠道的宽度,又要开辟新的渠道类别,最终达成立体交叉和行之有效的目标。 首先,提升已有渠道。 例行展会、大型促销、旅行商及媒体考察采风等既有渠道,要进一步改进模式、强化专业、提升质量,把渠道优势用足用实。 特别要加强业界联系,有效识别出与销售本地产品密切相关的利益攸关方,重点培育、扶持、协助,扩大共同利益,形成多赢机制。 其次,培育网络渠道。 网络渠道具有用户大众化、选择多样化、成本低廉化、操作简便化、时间全天化、空间虚拟化等诸多优势,各行各业趋之若鹜。 要更加关注网络营销的作用,加快推进以提供公共信息和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多语种旅游资讯网建设,探索旅游宣传“无纸化”、“电子化”创新,借助网络平台,改进旅游宣传推广工作。 其三,创造性地利用好其他渠道。 运用好整合营销传播理念,调动或借助一切有用力量或时机,既要借力发力,又要借势造市。 例如,要更加主动地向国家年、交流年、高层出访、首脑会晤、国际会议等重大国际活动靠拢,巧妙介入、积极有为。 要广泛利用使领馆、海外华人社团等海外资源,拉长、拉宽营销渠道。 各地也应主动寻找机会,建立相应渠道。 上述旅游宣传推广工作总体思路的目标,是要全面提高旅游宣传推广工作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 一是要提高针对性。 宣传推广工作对象庞大,市场又跌宕多变,这就要求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在目标客源层的设定上、宣传品的制作上、专业展会的组织上、市场开拓的战略战术上,突出针对性,而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特别是国内旅游市场需求丰富,层次多、种类多,更应分门别类,采取相应策略。 二是要提高专业性。 专业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宣传推广的效果。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增强专业素养和专业视野,将专业性纳入宣传推广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把专业理念和专业模式作为指导和衡量宣传推广的基本准则。 三是要提高有效性。 要在坚持针对性、专业性的前提下,将提高宣传推广的有效性作为最终工作目标。 要逐步引入推广活动评估机制,不断改进和修正工作机制。 在具体宣传推广工作中,应坚持好“市场细分化、渠道体系化、活动区域化”的基本要求,并将之贯穿于各项工作实践始终。 一是坚持市场细分化。 旅游市场具有广阔性和复杂多变性,任何旅游企业都不可能为所有消费者提供有效的旅游服务。 要细分旅游市场,将具有不同需求的游客群划分成若干个子市场,再围绕确定的目标市场展开宣传促销。 通过市场细分,及时发现机会、占领目标市场,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和策略,争取长远发展。 要认真进行市场研究分析,针对客源市场的不同情况,制定多元化的特色营销策略,一区一策、一省一策、一市一策、一品一策,细分产品、细分客源,深度开发客源市场,全面提升旅游形象。 二是坚持渠道体系化。 丰富的营销渠道体系能够提高旅游产品销售的效率,使宣传推广工作涉及面更广泛、效果更明显。 目前,欧美一些国家的旅游营销渠道体系较为成熟和健全。 我国的旅游营销渠道还比较单一,尚未形成体系。 在今后工作中,要努力完善我国的旅游营销渠道体系,多借鉴、多实践、多完善,逐步形成立体交叉和行之有效的渠道体系。 三是坚持活动区域化。 要以“一品一策”、“一地一策”为基础,重点加大“成片包装、成区促销”推广,以整体形象为核心,以旅游线、旅游区为重点,兵分多路、全面出击。 例如,面向国际市场,近程市场应以日韩、东南亚、港澳台为单元,远程市场以英语区、法语区、德语区、俄联邦为单元,形成立体化攻势,采取差异性策略,展开针对性推广。 面向国内市场,应强化区域概念、打破行政界线、组建线路纽带、提升区域形象、共享外部客源、增进区内流动。 在这方面,江浙沪已走在前列;已举办了14届的北方十省市旅交会也形成了显著的品牌效应,打造了鲜明的区域整体形象。 2009年,国家旅游局将以线路和区域为主题组织海外参展和推广,加强对各地区域联合推广、区域性节庆品牌的指导和支持。

本文原创来源:电气TV网,欢迎收藏本网址,收藏不迷路哦!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