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转以太网关键技术 (串口转以太网模块)

串口转以太网技术通过串口转以太网模块实现,简化了串口设备连接以太网络的过程。该技术也存在一些新问题和使用误区,需要引起重视。

串口转以太网并非简单地改变传输媒介,而是串口到TCP/IP协议的转化。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

  • TCP/IP工作模式
  • 串口分帧技术
  • 9位技术

串口转以太网的概念

串口(UART)仅定义了数据链路层规范,而以太网属于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TCP/IP协议则属于网络层和传输层。因此,串口转TCP/IP更为准确,而串口转以太网则更具实际意义。

串口转网口关键技术:TCP/IP工作模式

串口转以太网不仅涉及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转化,还涉及TCP/IP协议层面的处理。串口数据作为TCP/IP应用层数据,通过TCP/IP封装传输。

TCP/IP工作模式可分为:

  • TCP服务端模式(TCPServer)
  • TCP客户端模式(TCPClient)
  • UDP模式

UDP模式无需建立连接,接近于串口的通信方式,但无法保证数据完整性。TCP模式采用可靠传输机制,保证数据基本不误码、不丢失,但需要建立连接。

串口转网口关键技术:串口分帧技术

串口数据可以连续发送,而以太网数据以数据包为单位发送。串口分帧技术将一定长度或时间间隔内收到的串口数据打包为一个以太网数据包。

数据包长度上限一般为1500字节。数据包间隔则根据串口数据流中的空闲时间设定,空闲时间达到设定值时,打包发送。

串口转网口关键技术:9位技术

串口数据可能出现9位,第9位用于区分地址帧和数据帧。串口转以太网时,需要解决如何传输第9位的问题。

目前,上海卓岚信息科技推出了RealCom协议,可快速适应9位功能。该协议将串口数据打包后封装成TCP/IP应用层数据,解决了第9位传输问题。

使用误区

  • 串口转以太网只是简单的传输媒介转化。
  • 串口转TCP/IP与串口转以太网是同义词。
  • 串口数据可以直接透明地转化为TCP/IP应用层数据。

注意事项

  • 选择合适的TCP/IP工作模式。
  • 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数据包长度和数据包间隔。
  • 处理好串口数据第9位的问题。

串口转以太网技术不断发展,解决了许多新问题。在使用过程中,了解其技术原理和使用误区,有助于正确配置和应用该技术。

本文原创来源:电气TV网,欢迎收藏本网址,收藏不迷路哦!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