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PLC内存管理机制 (plc的内部组成及工作流程)

PLC内存管理机制解析:探究PLC的内部组成及工作流程 了解PLC内存管理机制

一、引言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领域。
PLC内存管理机制是其内部运作的关键环节,涉及到程序执行、数据存储以及系统性能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PLC的内部组成及工作流程,重点解析PLC的内存管理机制。

二、PLC的内部组成

PLC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 中央处理单元(CPU):PLC的控制核心,负责执行存储在主存储器中的指令,并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
2. 主存储器:存储用户程序和PLC的系统程序,是PLC执行用户任务的基础。
3.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连接PLC与外部设备,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4. 电源模块:为PLC各模块提供电源。
5. 其他辅助模块:如通讯模块、时钟模块等,为PLC提供通信功能和实时时钟功能等。

三、PLC的工作流程

PLC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输入扫描:PLC接收外部输入信号,如按钮、传感器等产生的信号。
2. 程序执行:PLC根据用户程序进行逻辑运算和处理。
3. 输出刷新:PLC将处理结果通过输出端口输出到外部设备,如电机、阀门等。
4. 监控与诊断:PLC进行内部状态监控和故障诊断。

四、PLC内存管理机制详解

PLC的内存管理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程序存储区:用于存储用户编写的应用程序和PLC系统程序。程序存储区通常采用非易失性存储器,以确保程序在断电后不会丢失。
2. 数据存储区:用于存储PLC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如输入信号、输出信号、中间变量等。数据存储区包括多个寄存器,用于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
3. 内存管理策略:PLC根据需求采用不同的内存管理策略。在程序执行过程中,CPU会根据优先级和任务调度策略来分配内存资源。PLC还采用分页、分区等方式来管理内存,以提高内存使用效率。
4. 内存优化技术:为了提高PLC的性能,厂商不断研发新的内存优化技术。例如,采用压缩技术减少程序和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采用缓存技术提高数据读写速度等。

五、PLC内存管理机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与影响

PLC的内存管理机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的内存管理可以提高PLC的性能和稳定性,降低故障率。
同时,内存管理机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PLC的响应速度、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
因此,在选择PLC时,除了考虑硬件性能外,还需要关注其内存管理机制。

六、结论

本文详细介绍了PLC的内部组成及工作流程,重点解析了PLC的内存管理机制。
通过了解PLC的内存管理策略和优化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PLC,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七、展望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PLC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未来,PLC的内存管理机制将变得更加复杂和智能。
例如,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PLC内存的远程管理和优化。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PLC的内存管理机制,以适应工业自动化发展的需求。

了解PLC的内存管理机制对于理解和应用PLC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对PLC的内部组成及工作流程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写出plc内存的结构及地址编写的方法12条

1、主机主机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程序及数据存储器。 CPU是PLC的核心,它用以运行用户程序、监控输入/输出接口状态、作出逻辑判断和进行数据处理,即读取输入变量、完成用户指令规定的各种操作,将结果送到输出端,并响应外部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的请求以及进行各种内部判断等。 PLC的内部存储器有两类,一类是系统程序存储器,主要存放系统管理和监控程序及对用户程序作编译处理的程序,系统程序已由厂家固定,用户不能更改;另一类是用户程序及数据存储器,主要存放用户编制的应用程序及各种暂存数据和中间结果。 2、输入/输出(I/O)接口I/O接口是PLC与输入/输出设备连接的部件。 输入接口接受输入设备(如按钮、传感器、触点、行程开关等)的控制信号。 输出接口是将主机经处理后的结果通过功放电路去驱动输出设备(如接触器、电磁阀、指示灯等)。 I/O接口一般采用光电耦合电路,以减少电磁干扰,从而提高了可靠性。 I/O点数即输入/输出端子数是PLC的一项主要技术指标,通常小型机有几十个点,中型机有几百个点,大型机将超过千点。 3、电源图中电源是指为CPU、存储器、I/O接口等内部电子电路工作所配置的直流开关稳压电源,通常也为输入设备提供直流电源。 4、编程编程是PLC利用外部设备,用户用来输入、检查、修改、调试程序或监示PLC的工作情况。 通过专用的PC/PPI电缆线将PLC与电脑联接,并利用专用的软件进行电脑编程和监控。 5、输入/输出扩展单元I/O扩展接口用于将扩充外部输入/输出端子数的扩展单元与基本单元(即主机)连接在一起。 6、外部设备接口此接口可将打印机、条码扫描仪,变频器等外部设备与主机相联,以完成相应的操作。 实验装置提供的主机型号有西门子S7-200系列的CPU224(AC/DC/RELAY)。 输入点数为14,输出点数为10;CPU226(AC/DC/RELAY),输入点数为26,输出点数为14。 因为它的应用太广,你可能需要咨询老师才能把它吃透,我现在在一家工厂里上班,也是这方面的,我之前是东训学习的学员,现在有什么不懂得还是会回去问老师,老师都会帮我解答,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plc基本组成

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 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PLC的基本构成概述从结构上分,PLC分为固定式和组合式(模块式)两种。 固定式PLC包括CPU板、I/O板、显示面板、内存块、电源等,这些元素组合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 模块式PLC包括CPU模块、I/O模块、内存、电源模块、底板或机架,这些模块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组合配置。 PLC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基本构成为:电源PLC的电源用于为PLC各模块的集成电路提供工作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的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 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同时,有的还为输入电路提供24V的工作电源。 电源输入类型有:交流电源(220VAC或110VAC),直流电源(常用的为24VDC)。 中央处理单元(CPU)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的控制中枢,是PLC的核心起神经中枢的作用,每套PLC至少有一个CPU。 它按照PLC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 当PLC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 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PLC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 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CPU速度和内存容量是PLC的重要参数,它们决定着PLC的工作速度,IO数量及软件容量等,因此限制着控制规模。 存储器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I/O模块)PLC与电气回路的接口,是通过输入输出部分(I/O)完成的。 I/O模块集成了PLC的I/O电路,其输入暂存器反映输入信号状态,输出点反映输出锁存器状态。 输入模块将电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进入PLC系统,输出模块相反。 I/O分为开关量输入(DI),开关量输出(DO),模拟量输入(AI),模拟量输出(AO)等模块。 1.现场输入接口电路由光耦合电路和微机的输入接口电路,作用是PLC与现场控制的接口界面的输入通道。 2.现场输出接口电路由输出数据寄存器、选通电路和中断请求电路集成,作用PLC通过现场输出接口电路向现场的执行部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常用的I/O分类如下:开关量:按电压水平分,有220VAC、110VAC、24VDC,按隔离方式分,有继电器隔离和晶体管隔离。 模拟量:按信号类型分,有电流型(4-20mA,0-20mA)、电压型(0-10V,0-5V,-10-10V)等,按精度分,有12bit,14bit,16bit等。 除了上述通用IO外,还有特殊IO模块,如热电阻、热电偶、脉冲等模块。 按I/O点数确定模块规格及数量,I/O模块可多可少,但其最大数受CPU所能管理的基本配置的能力,即受最大的底板或机架槽数限制。 底板或机架大多数模块式PLC使用底板或机架,其作用是:电气上,实现各模块间的联系,使CPU能访问底板上的所有模块,机械上,实现各模块间的连接,使各模块构成一个整体。 功能模块如计数、定位等功能模块通信模块如以太网、RS485、Profibus-DP通讯模块等编程设备编程器是PLC开发应用、监测运行、检查维护不可缺少的器件,用于编程、对系统作一些设定、监控PLC及PLC所控制的系统的工作状况,但它不直接参与现场控制运行。 小编程器PLC一般有手持型编程器,目前一般由计算机(运行编程软件)充当编程器。 人机界面最简单的人机界面是指示灯和按钮,液晶屏(或触摸屏)式的一体式操作员终端应用越来越广泛,由计算机(运行组态软件)充当人机界面非常普及。 编辑本段PLC的特点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PLC用软件代替大量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仅剩下与输入和输出有关的少量硬件,接线可减少到继电器控制系统的1/10~1/100,因触点接触不良造成的故障大为减少。 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 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例如三菱公司生产的F系列PLC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30万小时。 一些使用冗余CPU的PLC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则更长。 从PLC的机外电路来说,使用PLC构成控制系统,和同等规模的继电接触器系统相比,电气接线及开关接点已减少到数百甚至数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 此外,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 在应用软件中,应用者还可以编入外围器件的故障自诊断程序,使系统中除PLC以外的电路及设备也获得故障自诊断保护。 这样,整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也就不奇怪了。 硬件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PLC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大、中、小各种规模的系列化产品,并且已经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配备有品种齐全的各种硬件装置供用户选用,用户能灵活方便地进行系统配置,组成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系统。 PLC的安装接线也很方便,一般用接线端子连接外部接线。 PLC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可直接驱动一般的电磁阀和交流接触器,可以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控制场合。 除了逻辑处理功能以外,现代PLC大多具有完善的数据运算能力,可用于各种数字控制领域。 近年来PLC的功能单元大量涌现,使PLC渗透到了位置控制、温度控制、CNC等各种工业控制中。 加上PLC通信能力的增强及人机界面技术的发展,使用PLC组成各种控制系统变得非常容易。 易学易用,深受工程技术人员欢迎PLC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是面向工矿企业的工控设备。 它接口容易,编程语言易于为工程技术人员接受。 梯形图语言的图形符号与表达方式和继电器电路图相当接近,只用PLC的少量开关量逻辑控制指令就可以方便地实现继电器电路的功能。 为不熟悉电子电路、不懂计算机原理和汇编语言的人使用计算机从事工业控制打开了方便之门。 容易改造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PLC的梯形图程序一般采用顺序控制设计法。 这种编程方法很有规律,很容易掌握。 对于复杂的控制系统,梯形图的设计时间比设计继电器系统电路图的时间要少得多。 PLC用存储逻辑代替接线逻辑,大大减少了控制设备外部的接线,使控制系统设计及建造的周期大为缩短,同时维护也变得容易起来。 更重要的是使同一设备经过改变程序改变生产过程成为可能。 这很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场合。 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以超小型PLC为例,新近出产的品种底部尺寸小于100mm,仅相当于几个继电器的大小,因此可将开关柜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1/10。 它的重量小于150g,功耗仅数瓦。 由于体积小很容易装入机械内部,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 编辑本段趋势与动向一、 当代PLC技术的发展趋势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开发各种智能化模块,不断增强过程功能;PLC与个人计算机(PC)结合;通信联网功能不断增强;发展新的编程语言,增强容错功能。 二、 当代PLC技术的发展动向美国通用汽车以用户身份提出新一代控制器应具备十大条件,这十大条件是:1. 编程方便,可在现场修改程序;2. 维修方便,最好是插件式;3. 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柜;4. 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柜;5. 可将数据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6. 在成本上可与继电器控制竞争;7. 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8. 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9. 在扩展时,原有系统只要很小变更;10. 用户程序存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字节。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成功研制世界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PDP-14,并在GM公司的汽车自动装配线上首次使用并获得成功。 接着美国MODICON公司也研制出084控制,从此,这项新技术迅速在世界各国得到推广应用。 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这项技术,很快研制出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DSC-18。 1973年西欧国家也研制出他们的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 我国从1974年开始研制,1977年开始工业推广应用。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PLC采用通讯微处理器之后,这种控制器就不在不局限于当初的逻辑运算了,功能得到更进一步增强。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以16位和少数32位微处理器构成的微机化PLC,使PLC的功能增强,工作速度快,体积减小,可靠性提高,成本下降,编程和故障检测更为灵活,方便。 编辑本段PLC培训与证书可编程控制器编程语言可编程控制器PLC中有多种程序设计语言,它们是:梯形图语言、布尔助记符语言、功能表图语言、功能模块图语言及结构化语句描述语言等。 梯形图语言和布尔助记符语言是基本程序设计语言,它通常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用这些指令可以完成大多数简单的控制功能,例如,代替继电器、计数器、计时器完成顺序控制和逻辑控制等,通过扩展或增强指令集,它们也能执行其它的基本操作。 功能表图语言和语句描述语言是高级的程序设计语言,它可根据需要去执行更有效的操作,例如,模拟量的控制,数据的操纵,报表的报印和其他基本程序设计语言无法完成的功能。 功能模块图语言采用功能模块图的形式,通过软连接的方式完成所要求的控制功能,它不仅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集散控制系统的编程和组态时也常常被采用,由于它具有连接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等特点,为广大工程设计和应用人员所喜爱。 PLC学习情况目前,PLC应用人才供应主要依靠高校(设相关专业的有267所)、高职(600多所)和技校(2000多所)。 其相关的专业一般名为“自动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 设置相关专业的学校包括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这样的国内一流院校,到各种职业培训机构,而涉及的专业外延更加广泛,有不少学校已经将PLC的应用作为专业学院的基础课程。 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CETTIC项目下的PLC课程,更是将培训分为通用知识、实务知识、实践技能,重视案例分析和行为导向。 可编程控制器PLC程序设计师培训证书CETTIC要求,学员只有在三部分知识考核都通过后,并根据考试成绩可获得相应级别(初、中、高)《可编程控制器(PLC)程序设计师职业培训证书》。 该证书也是PLC领域内唯一国家认可的培训证书,含金量较高。 可编程控制器PLC程序设计师师资培训证书CETTIC 证书分岗位证书和师资证书,培训者也可以根据自己能力选择报考师资培训证书。 但由于该证书要求报考人员必须是本科以上学历,且有一定工作经验方可接受报名,持此师资证书者更是凤毛麟角。 目前只有个别具备极强实力的培训机构得到了CETTIC的官方授权,进行相应课程的开发和组织师资培训,学员考试通过后会获得《CETTIC 职业师资培训证书》(在全国紧缺人才办网站有详细介绍)。 编辑本段PLC的应用领域总述目前,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使用情况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类。 开关量的逻辑控制这是PLC最基本、最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取代传统的继电器电路,实现逻辑控制、顺序控制,既可用于单台设备的控制,也可用于多机群控及自动化流水线。 如注塑机、印刷机、订书机械、组合机床、磨床、包装生产线、电镀流水线等。 模拟量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连续变化的量,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速度等都是模拟量。 为了使可编程控制器处理模拟量,必须实现模拟量(Analog)和数字量(Digital)之间的A/D转换及D/A转换。 PLC厂家都生产配套的A/D和D/A转换模块,使可编程控制器用于模拟量控制。 运动控制PLC可以用于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的控制。 从控制机构配置来说,早期直接用于开关量I/O模块连接位置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现在一般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 如可驱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 世界上各主要PLC厂家的产品几乎都有运动控制功能,广泛用于各种机械、机床、机器人、电梯等场合。 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指对温度、压力、流量等模拟量的闭环控制。 作为工业控制计算机,PLC能编制各种各样的控制算法程序,完成闭环控制。 PID调节是一般闭环控制系统中用得较多的调节方法。 大中型PLC都有PID模块,目前许多小型PLC也具有此功能模块。 PID处理一般是运行专用的PID子程序。 过程控制在冶金、化工、热处理、锅炉控制等场合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数据处理现代PLC具有数学运算(含矩阵运算、函数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送、数据转换、排序、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处理。 这些数据可以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参考值比较,完成一定的控制操作,也可以利用通信功能传送到别的智能装置,或将它们打印制表。 数据处理一般用于大型控制系统,如无人控制的柔性制造系统;也可用于过程控制系统,如造纸、冶金、食品工业中的一些大型控制系统。 通信及联网PLC通信含PLC间的通信及PLC与其它智能设备间的通信。 随着计算机控制的发展,工厂自动化网络发展得很快,各PLC厂商都十分重视PLC的通信功能,纷纷推出各自的网络系统。 新近生产的PLC都具有通信接口,通信非常方便。

plc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作为一种工业控制的计算机,plc和普通计算机有着相似的结构;但是由于使用场合、目的不同,在结构上又有一些差别。 的硬件组成PLC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如下PLC的主机由CPU、存储器(EPROM、RAM)、输入/输出单元、外设I/O接口、通信接口及电源组成。 对于整体式PLC,这些部件都在同一个机壳内。 而对于模块式PLC,各部件独立封装,称为模块,各模块通过机架和电缆连接在一起。 主机内的各个部分均通过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连接,根据实际控制对象的需要配备一定的外部设备,构成不同的PLC控制系统。 常用的外部设备有编程器、打印机、EPROM写入器等。 PLC可以配置通信模块与上位机及其他的PLC进行通信,构成PLC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下面分别介绍PLC的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以便用户进一步了解PLC的控制原理和工作过程。 (1)CPUCPU是PLC的控制中枢,PLC在CPU的控制下有条不紊地协调工作,从而实现对现场的各个设备进行控制。 CPU由微处理器和控制器组成,它可以实现逻辑运算和数学运算,协调控制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工作。 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微处理器的各个部件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它的基本功能就是从内存中读取指令和执行指令。 (2)存储器PLC配有两种存储器,即系统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 系统存储器用来存放系统管理程序,用户不能访问和修改这部分存储器的内容。 用户存储器用来存放编制的应用程序和工作数据状态。 存放工作数据状态的用户存储器部分也称为数据存储区,它包括输入/输出数据映像区、定时器/计数器预置数和当前值的数据区及存放中间结果的缓冲区。 PLC的存储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只读存储器(2)可编程只读存储器(3)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4)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5)随机存取存储器

(3)输入/输出(I/O)模块①开关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入设备是各种开关、按钮、传感器等,PLC的输入类型通常可以是直流、交流和交直流。 输入电路的电源可由外部供给,有的也可由PLC内部提供。 ②开关量输出模块输出模块的作用是将CPU执行用户程序所输出的TTL电平的控制信号转化为生产现场所需的,能驱动特定设备的信号,以驱动执行机构的动作。 (4)编程器编程器是PLC重要的外部设备,利用编程器可将用户程序送入PLC的用户程序存储器,调试程序、监控程序的执行过程。 编程器从结构上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简易编程器(2)图形编程器(3)通用计算机编程器(5)电源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本文原创来源:电气TV网,欢迎收藏本网址,收藏不迷路哦!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